历史百科网

印度佛教石窟

[拼音]:Yindu Fojiao shiku

[外文]:Buddhist Cave Temples of India

南亚次大陆佛教文化和艺术的主要遗迹之一。凿石开窟约开始于公元前3世纪中叶,7~8世纪逐渐衰微。除印度比哈尔邦巴拉巴尔山区有一组最早的石窟群外,主要分布于温迪亚山脉和德干高原一带,其中重要代表有巴查、卡尔利、纳西克、阿旃陀等。在千余年发展过程中,大致可分为早期佛教石窟(前3~公元3世纪)和笈多王朝时期石窟(4~7世纪)两大时期。

早期佛教石窟

最早的石窟是比哈尔邦格雅城北的巴拉巴尔石窟群,开凿年代约在前3世纪的孔雀王朝时代。其中主要者为洛马沙梨西石窟。佛教兴起之初,佛寺建筑皆为木构茅棚,最初的石窟即仿木构形制。洛马沙梨西窟单穴一门,高仅4米,石穴为椭圆形,实为单人修隐之处。其门面完全按当时木构僧舍凿刻,在拱形门楣上加以茅棚式顶,柱、梁、檩、椽皆无遗漏,门楣还刻有一道装饰浮雕,以群象礼拜佛塔(窣堵婆)为题材。它的凿石技术和精心修饰代表着印度石窟艺术传统的开端,直接影响于日后的石窟。此后,石窟建筑规模越来越大,逐渐形成两类主要形制:

(1)佛殿或经堂式石窟,为僧徒拜佛的圣所,主体为一长方形拱顶殿堂,殿内正中设一窣堵婆,内藏佛骨。

(2)佛寺或僧房式石窟。为僧徒住所,中心为一方形大厅,周围遍凿供居住的石室,厅内中央正对大门处设一佛堂。多数重要石窟都兼有佛殿和僧房两种形制。现存早期佛教石窟中,最早的佛殿式石窟以位于孟买东南的巴查石窟为代表。该窟既有佛殿也有僧房,约凿于前2世纪初。殿堂高约8米,进深21米,宽9米,门面高10米,殿内排列八角形石柱27根,柱高4米,上承茅棚式拱顶;殿堂终端呈半圆形,正中立佛塔。门面凿出窗、露台等,可能还有一木构的殿堂正门。其结构仍多沿袭木构寺庙。到公元1世纪前后,逐渐抛弃仿木结构而自成一体,其杰出代表就是卡尔利石窟的大佛殿。

卡尔利石窟位于孟买东南,大佛殿高13.7米,进深37.9米,宽13.9米,全殿由中堂和两侧堂组成,以列柱间隔,中堂宽8米,是主要部分。两边列柱高5.4米,下有鼓形柱础,上有莲花形柱头,其上刻跪象、跃马和骑手的雕像,上承高8.3米的券顶。中堂终端正中立窣堵婆,上竖一木制伞盖。门面为石刻结构。门前立双石柱,莲花形柱头上刻四狮连体并立像,四狮之上可能还承一铜制 ,但今已不存。大门与殿堂之间为门廊,高18米,三面遍布浮雕,两壁基部雕出群象顶托之状,装饰极为富丽精美。

笈多王朝时期石窟

笈多王朝时期,佛教石窟陆续兴建,其主要代表是阿旃陀石窟。此地的早期佛教石窟属小乘佛教,笈多时期则属大乘佛教,形制上基本为佛殿、僧房两大类,但雕刻更为精细,装饰更为华美,且多施彩绘壁画。阿旃陀石窟的笈多时期作品中,以19号窟的佛殿建筑最为卓越,其中堂两边列柱和柱上斗栱,皆饰以图案、花草纹样和人物浮雕,堂内正中的佛塔和门面的窗、门两边及周围墙面遍设大小神龛,内刻佛像或菩萨像,杂以花草图案和各类细部装饰。19号窟不仅以建筑优美著称,而且以其千姿百态的佛像雕刻标志着笈多王朝时期佛教艺术的发达。 阿旃陀的僧房石窟可以1号窟为代表,它的中央大厅每边各宽21米,正门列6根石柱,厅内三边有16间石室和1座佛堂,连同门外石室共达22间,大厅、佛堂及各石室绘有精美的壁画。(见彩图)

石窟艺术的传播

印度佛教石窟的建筑与雕刻风格影响及于东南亚各地。但东南亚开凿石窟甚少,直接继承石窟艺术传统的是阿富汗和我国的佛教石窟(见我国石窟寺考古)。阿富汗巴米扬等地的石窟汇聚了印度石窟建筑和犍陀罗艺术的成果,将石窟和巨型造像结合起来,形成了中亚地区的独特的巴米扬艺术流派(见巴米扬佛教遗迹)。

参考书目

R.C.Majumdar, ed.,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ofthe India People,2nd ed.,vol.Ⅱ, Bharatiya VidyaBhavan,Bombay,1953.

常任侠:印度阿旃陀石窟,《新建设》1955年1期。

B.Rowland, The Art and Architecture of India,Penguin Books,London,1954.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梓宇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印度佛教石窟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梓宇;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88572.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