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新教伦理与资本精神

[拼音]:Xinjiao Lunli yu Zibenzhuyi Jingshen

[外文]:Die protestantische Ethik und der Geist des Kapitalismus

德国社会学家M.韦伯的成名作。最初以论文形式发表在《社会科学和社会政策文库》杂志1904~1905年第20、21期上,1920年经作者修订后收入《宗教社会学论文集》第 1卷。该书首先由美国哈佛大学社会学教授T.帕森斯译成英文于1930年出版,此后开始在世界各地广泛流传。中文译本有黄晓京、彭强的节译本(1986)和于晓等人的全译本(三联书店,1987)两种版本。

该书是韦伯的“世界宗教的经济伦理”大型比较宗教研究著作的第一部。书中论述了资本的起源和本质,以及宗教信仰与日常经济行为的关系问题。作者在书中使用了比较丰富的新 宗教行为与经济行为的经验统计资料,论证了在加尔文教的“预定论”的威慑下,新 把做好世俗职业工作视为自己已被上帝预先选择获救的确证,形成了在世俗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增加上帝荣耀的“天职观”。在这种天职观的促使下, 们勤勉于世俗职业劳动,杜绝享乐以至禁欲,在经济活动中工于算计,因而积累了财富,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这就是资本积累时期中产阶级的人格特征。作为一种世代相传并在社会中广泛风行的社会精神气质,它就是“资本精神”。书中指出,近代资本的产生以新教伦理中的资本精神为支撑,这种精神是欧洲理性主义长期发展的产物。据此,作者得出了近代资本的产生与新教伦理有着一种内在的亲和关系的结论。这一思想不仅奠定了韦伯宗教社会学理论的基本构架,而且成为理解其整个社会学思想体系的一条主线。1905年这本著作全文发表以来,西方学术界就韦伯书中的观点和使用的方法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其影响远远超出社会学本身的范围。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飞宇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新教伦理与资本精神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飞宇;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88149.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