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汉调桄桄

[拼音]:handiao guangguang

戏曲剧种。流行于陕西省南部秦岭、巴山之间的汉中盆地,属梆子腔系。因它的唱、白吐字归韵以汉水流域群众的语音为基础,并采用梆子乐器击节发出“桄、桄”的响声,故名“汉调桄桄”。又因其为秦腔别支,所以也叫“南路秦腔”。

据老艺人相传,大约明代万历年间,秦腔传入汉中地区,在洋县江坝一带有秦腔名班祁家班赶庙会,唱会戏的情况。到了清代乾隆年间,洋县一带出现了本地的秦腔班和艺人,他们在演唱中,吸收民间曲调,掺入当地语音,遂使秦腔发生变化,演变为汉调桄桄。加之汉中毗连四川、湖北,在发展过程中长期与川戏(主要指弹戏,即盖板子)、汉二簧交流,使新兴的汉调桄桄,既保留了秦腔高亢激越的特点,又溶入了川戏、汉二簧柔和婉转的长处,使自己具有了鲜明的地方色彩和风格,得以迅速发展。自光绪年间以来,汉中一带有三秦班、五福班等 40 多个戏班,演出活动遍及陕南、川北、鄂北、陇东,如“戏状元”名丑王庚子,曾享名陇东10余县;青衣杨桂芳、花旦李伍凤等也活跃于川北广元及成都周围,对地方戏曲的艺术交流起了促进作用。

汉调桄桄的唱腔板路有二流、慢板、尖板等多种,又有软、硬、快、慢之分。“软”即苦音,“硬”即欢音。曲调色彩相异,前者适宜表达悲凉的感情,后者擅长表达欢快的情绪。快、慢则指在同一板式中仍有速度上的变化,如二流又分快二流、慢二流,前者紧凑,后者沉稳。在演唱方法上与今之西安秦腔也有所不同,特别是旦行,多用假声,或由真声转假声,艺人称为“老少配”。伴奏乐队分文、武场。武场为打击乐。文场有盖板二弦、板胡、京胡、月琴、三弦、二胡等;早期以盖板二弦为主奏乐器,琴筒较粗,用桐木板盖筒口,琴杆较短,弦用皮弦,琴弓宽、硬,演奏时乐师手指套铁制“梢子”按弦,发音清脆嘹亮,夜深人静,可隔山听戏。至1919年前后,始改由板胡为主奏乐器,但仍用皮弦,乐师手指仍戴铁制“梢子”,音色较前柔和。

汉调桄桄发展至20世纪40年代,由于历经军阀混战、 反动统治迫害,以及汉中一带连遭灾荒,致使仅有的兆庆、隆庆、同乐、聚乐、协和 5个班社迫于生计相继解散。1949年后,剧种得以恢复,1951年成立南郑县新民剧社,现为南郑县桄桄剧团。当时幸存的知名老艺人只有青衣杨桂芳,老旦程海清,大净马忠福、华天堂,丑脚杜文书,须生王伍太、刘太祥,小生孙太正等。陕西省文化局曾组织人力挖掘传统剧目,据统计存目有700多个。1955~1961年记录的老艺人“腹本”有300余种。其中有兄弟剧种已经失传或残缺的剧目,如《帝王珠》、《无影剑》、《呢喃阁》、《草坡面理》等10余本。汉调桄桄也曾演出过现代戏。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阳州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汉调桄桄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阳州;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88061.html

赞 ()

相关阅读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