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儿童社会化

[拼音]:ertong shehuihua

[外文]:child socialization

一个人在儿童阶段(通常指 0~14岁)通过个人和社会的交互作用,获得语言、思维、情感等能力和最初行为的方式,逐步了解社会、掌握生存能力的过程。儿童社会化是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第一步,是儿童社会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内容

大致包括5个方面:

(1)基本生活技能教育。使儿童掌握吃饭、穿衣、语言表达等人类最初行为方式。

(2)促使自我观念发展。使儿童能分清自我与非我及两者的关系。

(3)养成良好的生活 惯。使儿童逐渐懂得约束自己的行为,调整好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关系。

(4)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儿童逐步适应社会规范,具备社会公德。

(5)培养社会角色。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会不断扮演适当的性别角色、游戏角色、学校角色、社会角色等。儿童正是通过一连串角色的培养和认定,使自我心理内容客观化,自我行为表现与社会规范渐趋一致。

儿童社会化实现的途径

主要有:

(1)家庭。它是童年生活的首属群体(见初级群体),儿童进行社会化的第一个基本单位。它对一个儿童个性的形成、特定心理品质的培养以及调节行为方式等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伙伴群体,即“游戏群体”。它对儿童社会化具有比较大的影响。

(3)学校。是次属群体,制度化的社会机构。在这种具有特殊功能的教育机构里,儿童人格得以发展成熟。

(4)大众传播媒介。电影电视、报刊杂志以及各种信息等都会对儿童社会化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儿童社会化的主要阶段

儿童阶段是人的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在儿童社会化的全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来划分,有以下几个转折时期:

(1)0~1岁。胎儿从母体内环境转入母体外环境,开始和周围的人发生一种最初的交往。

(2)1~3岁。儿童通过对走路和说话的学 练 ,扩大了人际互动和社交范围,在了解自己和周围环境的过程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3)3~6岁。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阶段,心理发展变化快,个性开始有所表现,意识和行动的独立性倾向表现得强烈。

(4)6~11、12岁。显著特征是情绪比较稳定,任性、执拗的现象逐渐消失,扮演的“角色”多了,人际关系也复杂起来。懂得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等不同的场合以不同的身份出现,开始意识到自己人格的多面性。

(5)女孩11~12岁,男孩13~14岁。是儿童青春发育期的开始,他们开始摆脱童年的稚气,进入少年时期,由儿童期向成年期过渡。自我意识得到进一步发展,逐渐能自觉地认识和评价自己的个性品质,独立性大大加强。同时社交范围扩大,朋友和伙伴开始在他们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第二性征的出现,男女儿童都开始意识到两性关系。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温纶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儿童社会化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温纶;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87489.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