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唯识宗

[拼音]:weishizong

我国佛教宗派。创宗者唐代玄奘、窥基,因师徒长期住长安大慈恩寺,亦名慈恩宗。主旨在于分析法相而阐扬“唯识真性”的义理,所以又名法相宗、法相唯识宗。

师承

唯识宗崇奉古印度大乘佛教中从无著、世亲相承而下,直到陈那、 、戒贤的瑜伽行派的学说。玄奘在印度留学时,从当时印度唯识学派 戒贤学 。后又去印度各地参学,遍学佛教大小乘各种学说,且能融会贯通,造诣高于老师戒贤,在印度获“解脱天”“大乘天”的极高声誉。回国后深得唐太宗、高宗父子的支持,连续进行了近20年的译经事业,译出大量佛教典籍,为唯识宗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玄奘门下人才济济,其中直绍其传且能发扬光大者,首推窥基。窥基著述宏富,时有“百部疏主”之称。他的宗派意识甚强,在建立唯识宗的过程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窥基以后唯识宗的代表人物是慧沼和智周,虽尽力使本宗理论有所发展,然其势力已转向消沉了。

思想

唯识宗严守印度佛教瑜伽一系的学说,以一经二论,即《解深密经》和《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为基本典籍。其重要学说有“阿赖耶识”论、“种子”说、“四分”说、“三性”说和“五种姓”说。

“阿赖耶识”论

这是唯识宗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的主要理论基础。《成唯识论》开宗明义地说:“由假说我、法,有种种相转,彼依识所变。”又解释说:“‘变’谓识体转似二分”;“或复内识,转似外境”。“诸识生时,变似我、法,此我、法相,虽在内识,而由分别,似外境现”。“如患、梦者,患、梦力故,心似种种外境相现,缘此执为实有外境。愚夫所计实我、实法,都无所有,但随妄情而施设故,说之为‘假’”。“我”,指主体世界的人类。“法”,指客观世界的宇宙万有。该论认为世界上的一切,包括人类的自我,世界的万物,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由“内识”变现出来的。“内识”生起时,自然而然地就变现出各种各样类似于“我”、类似于“法”的假相来,犹如患眼病或作梦的人,妄见或梦见各种现象一样。愚昧的凡夫,误把这些现象当作实有,其实是似有而实无的假相。佛为适应凡夫的虚妄的心情,而假说有“我”、有“法”,实际上世界上只有内识,并无外境。

唯识宗认为,能变现“我”、“法”的识,共有八种,分为三类:第一类,第八识;第二类,第七识;第三类,为前六识(眼、耳、鼻、舌、身、意识)。眼等五识,相当于感觉;第六意识,相当通常说的意识。第七识也称“意识”,为和第六识区别,一般称为“末那识”。前七识都是派生的,真正成为世界本原的,是被称为“根本识”的第八识,也就是“阿赖耶识”。“阿赖耶”,是“藏”的意思,共有三义:能藏、所藏、执藏。“能藏”,“所藏”,是说第八识能够“摄藏”各类“种子”。“种子”指变现万物的特殊功能。第八识为“能藏”,“种子”为“所藏”。由于第八识是能够“摄藏诸法一切种子”的“识”,因此又称“种子识”或“一切种识”。具有此种非常特殊的功能的第八识,成为派生世界万物的本原。“执藏”,是说第八识被第七识“执”以为“我”,“藏”此“我执”,故名。因第八识具有这三种“藏”义,故称“藏识”,即“阿赖耶识”。这是唯识宗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的理论核心。

“种子”说

《成唯识论》说:“此中何法名为种子?谓本识中亲生自果功能差别。”“阿赖耶识”这座奇妙的“仓库”里,有各种不同的能够亲生和自己相应的果报的功能,此种功能,谓之种子。种子生发出人类和宇宙万有的苗芽,经过变异而成熟。善、恶“种子”,即是召感相应的果报。唯识宗把“种子”分为“本有”和“新熏”两类。所谓“本有”,是指从本以来就具有,即先天而有。所谓“新熏”,是指前七识“熏 ”了第八识,而引生出的,是后天才有的,此类种子又名“始起”种子或“始有”种子。《成唯识论》总结性地说:“由此彼皆无,故一切唯识”。窥基也说:“三界唯心之言,即显三界唯识”。“唯心”、“唯识”,是同义语,都表示世界万物无实性,都不能离开“识”而存在。

“四分”说

唯识宗为论证“唯识无境”的基本学说,还从认识的发生和过程等方面加以说明,提出了“相分”、“见分”、“自证分”和“证自证分”的“四分"说。

“相分”,指八识“所缘”的“境”,即认识对象。八个识的“相分”,各不相同,眼等前五识的“相分”,近似于通常所说的感觉对象,但又并非客观存在,而是“如外现”的“内色”,是“似所缘相”,即是“假相”。第六识的“相分”,除了色、声、香、味、触等“五尘”外,还有第六“法尘”,即一种精神性的幻影。唯识宗还把“相分”区分为“本质相分”和“影像相分”两类。前六识“所缘”的,都是“影像相分”,即不能缘虑“内色”的“本质”,也是一种“假相”,只能缘虑“影像”。第七识以第八识为其缘虑的对象,即以第八识的“见分”为“相分”。第八识的“相分”有三种:“种子”、“根身”(主体世界)、“器世间”(客观世界)。唯识宗认为,只有第八识缘虑的是“本质相分”。

“见分”,指八个识的“缘境”作用。《成唯识论》说:“然有漏识自体生时,皆似所缘、能缘相现。”八个识的“自体”生起时,一方面,“变似”外境,是“相分”;另一方面,又具有“了别”、“缘虑”这些“相分”的功能,是“见分”。

“自证分”,指意识的记忆能力,又称“识体”,它是“见分”的见证者。“见分”的结果,要由“自证分”来证明。如果没有“自证分”,就不能回忆曾经“缘虑”过的事。《成唯识论》说:“然心、心所,一一生时,以理推征,各有三分,所量、能量、量果别故;相、见必有所依体故。”相、见二分必有自己能够证知自己有认识活动的“自体”。如度量事物,既有“所量”(相分)作对象,又有“能量(见分)作尺度,更应有“量果”以得知大小长短。“量果”就是“自证分”,就是“自体”。

“证自证分”。为证见分,立“自证分”;为证自证分,立“证自证分”。《成唯识论》说,如果没有“证自证分”,自证分“缘境”时就没有“量果”。为了证知“自证分”的“量果”,而立“证自证分”。同时又由“自证分”证知“证自证分”,即第三、四两分“互证”,故不须再立第“五分”。

“四分”中“见、相”两分被称为“外二分”,其余两分则称为“内二分”。“内二分”是“以理推征”,即根据“外二分”推论的结果。在认识主体(见分)外又提出认识活动的自体(自证分),是为了进一步强化唯识学说。

“三自性”

唯识宗还以“三性”说来概括世界一切现象及其本性。所谓“三性”就是“遍计”、“依他”和“圆成”。“遍计执自性”,是指对于缘起虚假的事物,周遍计度、执著为实有,犹如认定有龟毛、兔角一般。此是以无为有的“妄执”。“依它起自性”,客观存在都是依它众缘而起的假相,虽有而非真实。此是承认“假有”,否定“实性”。“圆成实自性”,是远离“遍计所执性”的谬误,认识到一切现象都无实有本性,由此也就认识和把握了一切现象的真实象。有了这种认识还能成就种种佛教上的功德。此种以“无”为“有”,体认一切唯有识性,被认为是极高的宗教境界。

“五种姓”说

同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佛性”论者相反,唯识宗认为一切众生先天具有 5种不同的本性,由阿赖耶识中种子规定,永不可变。 5种姓是:

(1)“菩萨种姓”。具有此种“种姓”的“众生”,也就具有佛性可以成佛。

(2)“缘觉种姓”。独自观察生命个体的生死流转过程而悟道者,为“缘觉”;又因是无师自悟,也称“独觉”。具有此种“种姓”的众生,能成“缘觉”、“独觉”而不能成佛。

(3)“声闻种姓”。闻佛道声而悟道者,称为“声闻”。具有此种“种姓”的众生,能成“声闻’,也不能成佛。

(4)“不定种姓”。指究竟能达到什么果位并不确定者。

(5)“一阐提种姓”。“一阐提”,意为“断善根”、“信不具”。此种“种姓”,不但不能“成佛”,也不能成“缘觉”、“声闻”,而是永远沉沦生死苦海,承受苦难。“五种姓”说促使唯识宗在理论上与其他宗派发生正面的冲突。

唯识宗虽曾活跃一时,然仅三、四十年遂即趋衰落。所以早衰,主要是因为固守印度佛教教义,坚持许多众生不能成佛,不能结合唐代封建社会的具体情况,因而不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近代以来,曾有少数知识分子致力于唯识系学说的研究,如欧阳渐在南京开办 内学院,韩清净在北京创办“三时学会”,称“南欧北韩”,一度使唯识之学得以提倡。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俊豪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唯识宗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俊豪;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87396.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