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巴罗克音乐

[拼音]:baluoke yinyue

[外文]:baroque music

指17世纪初叶~18世纪中叶这一时期的欧洲音乐文化。巴罗克一词源自葡萄牙文“baroque”,原意指珍珠的怪异的、不规则的形状。在18世纪中叶巴罗克一词已在欧洲的艺术史和艺术批评中被使用。开始主要指17世纪意大利的建筑风格而言。它含有贬意,认为那种热烈、华丽、装饰性光怪陆离的风格,对于追求古代艺术的质朴、静穆、严谨的文艺复兴艺术来说,是一种退化和堕落。巴罗克的这种含义被引入当时的音乐批评中来,一直延续到19世纪。19世纪末德国艺术史家H.韦尔夫林对此提出了异议,他对这一历史时期的所谓巴罗克艺术,作为一种艺术潮流给予肯定的评价。此后,德国音乐学家C.萨克斯将韦尔夫林的论点运用到音乐史学中来,将这个时期的造型艺术和音乐艺术在风格上进行了比较、研究,并用巴罗克这个概念来概括这个时期音乐的风格特征。这个提法得到许多音乐史家们的承认,巴罗克音乐作为音乐史中一个特定的风格时期被确定下来。

但是,用巴罗克这个概念来概括这100多年整个欧洲音乐的风格特征是存在问题的。这不仅因为将造型艺术和音乐艺术的风格特征做机械的对比,并将造型艺术风格的概念直接移植到音乐艺术中来十分牵强;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一个多世纪的欧洲各国音乐文化各具特色,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局面,“巴罗克”这个概念难以概括。从欧洲音乐发展的阶段上看,17世纪初叶~18世纪中叶的所谓巴罗克时期,从音乐的内容倾向性到形式和风格,同文艺复兴时期相比较,确实经历着转变,构成了一个特定的音乐历史时期。因此,对处于不同社会经济文化背景的几个主要国家的音乐文化分别进行具体的考察,在这个基础上去尝试概括它的总的特征将更具有科学性。

17世纪~18世纪上半叶,欧洲各主要国家正处于从封建制度向资本制度过渡的时期。各国经济、文化的发展不平衡,各国音乐文化的发展虽然都具有从封建主义向资本过渡的性质,但是各自又具有独特的面貌。

意大利

这一时期,歌剧和器乐在意大利得到很大发展。威尼斯作曲家C.蒙泰韦尔迪是巴罗克时期最早的一位歌剧作曲家。他的歌剧《奥尔甫斯》(一译《奥菲欧》)、《波佩娅封后记》等作品,重视对人的情感和心理体验的真实表现,强调音乐要拨动人的心弦,其人文主义倾向很明显。蒙泰韦尔迪的旋律,将朗诵风格和歌唱性结合在一起,很富于表现力;他的和声已采取数字低音的形式,大胆而新颖,常通过经过音、留音等造成不协和音响,以表现内心的痛苦情绪,甚至使用减七 来获得强烈、紧张的感 彩。他的歌剧中的管弦乐不仅在乐器组成、组合和表现能力上有新的发展,而且成为歌剧整体的有机部分,出现了有独立意义的管弦乐段落。蒙泰韦尔迪之后,意大利歌剧事业发展很快。然而蒙泰韦尔迪歌剧中的人文主义倾向和富于创造性的艺术探索,在此后100年的意大利歌剧中,并没有得到长足的发展。在经过蒙泰韦尔迪的两个后继者F.卡瓦利和A.切斯蒂之后,威尼斯乐派便让位给以A.斯卡拉蒂为代表的那不勒斯乐派了。斯卡拉蒂的歌剧一般多以生活风俗喜剧、历史传奇为题材,他对意大利歌剧的贡献在于:确立了具有丰富旋律的咏叹调在歌剧中的中心地位;ABA形式的咏叹调,哈普西科德 为伴奏的朗诵调,在结构上定型化;以咏叹调为主导,并与朗诵调交替出现的原则,成为歌剧结构的基本原则;快、慢、快三部结构的意大利式序曲的形式已经形成,它对近代多乐章交响曲的形成有重要意义。18世纪20年代,斯卡拉蒂使那不勒斯乐派的歌剧达到了全盛阶段,欧洲近代歌剧的基本格局被确定,它成为后来W.A.莫扎特、G.罗西尼创作的意大利式歌剧的先导。这之后,那不勒斯歌剧便开始走向衰落。在波尔波拉、芬奇创作的歌剧中,过分热衷于华美的曲调和美声技巧,内容和戏剧结构都愈来愈贫乏,显 衰落的趋向;内容的浮华浅薄,廉价地追求娱乐性,音乐发展的程式化和僵化,这一切最终导致歌剧退化为化装音乐会。

与歌剧不同,这个时期的意大利器乐却获得了比较顺利的发展。17世纪初叶,在S.罗西和B.马里尼等人的创作中已经出现了具有多乐章结构的、最早的三重奏鸣曲。这种体裁在17世纪下半叶博洛尼亚乐派代表人物G.B.维塔利的创作中得到了发展。当时它已具有两种类型:即室内奏鸣曲和教堂奏鸣曲。前者后来发展为组曲,后者则是近代奏鸣曲的前身。18世纪上半叶,A.科雷利将教堂奏鸣曲加以发展,终于定型化为四乐章结构,乐章间在音乐的性质、结构、速度等方面都贯穿着对比原则,向近代奏鸣曲又迈进了一步。这种新的体裁和结构原则在A.维瓦尔迪和G.塔尔蒂尼的创作中,又得到进一步的确立,并很快扩展到英国、法国、德国等其他国家的音乐创作中去。在三重奏鸣曲结构原则的基础上,科雷利又创造了由独奏组和乐队合奏构成的大协奏曲。但是这种体裁没有持续很久,便被独奏和乐队合奏的协奏曲所取代。第 1部小提琴协奏曲产生于1695年,作者是博洛尼亚乐派的G.托雷利。协奏曲的三乐章结构原则则是由维瓦尔迪之后确立。这之后欧洲近代协奏曲这一重要体裁的基本格局便已形成,它对J.S.巴赫、G.F.亨德尔的创作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意大利器乐在不断独立化、市民化的过程中,为整个欧洲的器乐发展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法国

这一时期的法国是一个强大统一的封建君主国家。路易十四、路易十五时代的法国文化具有明显的宫廷性质,它的音乐文化是在受到官方承认的古典主义文艺准则的直接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它虽然也从意大利音乐中汲取了许多经验和成果,但具有强烈的法兰西民族特色。

法国歌剧来源于意大利。1659年宫廷音乐家R.康贝尔同诗人P.佩兰合作创作的法国第 1部歌剧便以意大利歌剧为蓝本,10年后成立了法国皇家音乐学会(即大歌剧院的前身),它说明法国歌剧从它一诞生就是在宫廷保护下发展起来的宫廷文化。法国民族歌剧的真正开创者是J.-B.吕利。他称自己的歌剧为“抒情悲剧”,其内容同高乃依、拉辛的悲剧一脉相承。它常以爱情与天职的冲突,最终服从于封建国家利益的故事为题材,在豪华堂皇的场面中,包含着对王权的赞美和歌颂。在吕利的歌剧中,富于旋律性的朗诵调占有重要地位,它同法国语言的音调紧密结合,别具一格;音乐的处理同戏剧情节结合得紧密;歌剧中常有描绘性的乐队音乐段落,序曲的结构也具有自己的特点。吕利死后,这种抒情悲剧衰颓了。在吕利的后继者 J.-P.拉莫的歌剧中,吕利所喜爱的那种悲壮的、英雄性的内容减少了,而田园诗式的、神话性娱乐性的、甚至东方异国情调的题材占了上风,同法国现实生活相距甚远,如歌剧《妩媚的异乡》。但是,拉莫的创作中也出现过歌剧《希波吕托斯和阿丽西》这样的作品,使人们从古希腊故事中,隐约看到当时法国上流社会中由于道德堕落所造成的生活悲剧的影子。他的歌剧在风格上同吕利的不同之处在于:音乐比诗词占据了更为重要的地位;朗诵调的作用被削弱,接近意大利式的咏叹调的地位加强了;和声语言和管弦乐法都有创新。路易十五执政后,宫廷生活风尚更趋腐化 ,狂热追求感官享乐,F·布歇的绘画风靡一时。法国歌剧在18世纪中叶所面临的这种局面,同意大利那不勒斯歌剧的危机有某些相似之处。

这个时期的法国器乐最有代表性的体裁是17世纪中叶形成的、具有宫廷文化性质的哈普西科德组曲。较早的J.C.de尚博尼埃等人的哈普西科德组曲,是由若干首不同民间舞曲组成的多乐章套曲,其中包括德国的阿勒曼德舞曲、法国的库兰特舞曲、西班牙的萨拉班德舞曲、英国的吉格舞曲等。前 3种基本上是主调音乐织体,第4种复调因素较强。1650年以后,这种组曲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序曲和间插曲。前者往往采用托卡塔或法国式、意大利式歌剧序曲的形式,后者则常采用不同类型的舞曲、回旋曲、变奏曲等形式。18世纪上半叶法国哈普西科德组曲的代表人物有L.-C.达坎等人,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在宫廷中任职的F.库普兰。他的哈普西科德组曲已由尚博尼埃的舞曲性组曲发展成标题性哈普西科德小品曲集,取消了原来组曲的那种布局。这种小品的题材内容多是上流社会生活 的写照,音乐风格典雅、秀丽,使用大量的装饰音,织体细腻讲究,结构上多采用回旋曲式;音乐缺乏深刻感人的力量和深度。有的音乐史学家已经用“洛可可”这个概念来描绘库普兰音乐的风格面貌。库普兰的贡献在于他将一般的舞曲发展为具有心理刻画性质的抒情器乐小品,为欧洲近代钢琴抒情小品这种体裁的发展作了有益的探索。

英国

这时期的英国音乐是英国音乐史上灿烂的时期,它的两个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H.珀塞尔和G.F.亨德尔,前者活动于17世纪后半叶,后者活动于18世纪前半叶。珀塞尔短暂一生所经历的正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的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期。王室崇尚外国音乐,法、意音乐在英国的优势地位,阻碍着英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珀塞尔的歌剧《狄多与埃涅阿斯》流传至今。它标志着英国民族音乐发展的新阶段。珀塞尔一方面十分重视对法、意音乐创作成果的继承和借鉴,使这部歌剧在音乐技法上达到法、意音乐的同等水平;另一方面使这部歌剧具有真正的英国民族特点。它虽然以古代希腊神话史诗为题材,但其中却出现了英国民间传说中的女巫形象,运用了英国民间的水手歌曲素材,赋予歌剧以英国色彩。这部歌剧朴实无华,音乐富于内在的抒情气质,同吕利歌剧的富丽堂皇的宫廷趣味不同。面对充满阴谋、倾轧和动乱的英国社会,这部作品的严峻、悲剧气氛中,包含着作曲家自己对英国现实的感受。

这时期,崇尚外国文化的王室,从法、意、德等国聘请了许多音乐家来英国,占据了英国乐坛。来英国定居的德国音乐家亨德尔,对英国音乐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他的许多重要作品成为英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珍贵遗产。亨德尔在英国的创作活动,经历了一个艰辛曲折的过程,他曾为迎合英国宫廷贵族的趣味,创作了许多意大利式歌剧,以此同在伦敦的意大利歌剧团竞争,屡遭失败。与此同时,他也遭受到英国市民音乐“乞丐歌剧”的冲击。他的歌剧中的陈腐过时的、迎合宫廷贵族趣味的题材,不能适应英国广大市民社会的要求。失败中的亨德尔于18世纪30年代末转向了新的音乐体裁──清唱剧的创作,并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成功。亨德尔清唱剧的题材多取自《圣经》,然而在《以色列人在埃及》、《弥赛亚》、《力士参孙》、《犹大·马加比》这些圣经故事的背后,却蕴藏着英国社会生活的现实写照。因而英国人民对亨德尔的清唱剧感到异常亲切和易于理解。亨德尔的清唱剧综合了德国清唱剧、意大利歌剧和英国合唱音乐的艺术传统,创造出构思宏大、气势雄伟、充满戏剧性力量的合唱篇章和深切动人、抒情细腻的独唱旋律。他在主调和声的基础上,自由地运用了精湛的复调手法,使这两种表现手段巧妙地结合起来,找到了一种既通俗又具有高度艺术感染力的音乐语言,将清唱剧这一体裁推陈出新,引向历史上从未达到过的高峰。

德国

30年战争的严重后果使德国处于经济凋敝和政治分裂状态。直到17世纪后半叶,在德国还缺乏象法国、意大利那样发展世俗音乐的社会条件;在强烈影响着人们精神、感情生活的宗教意识的土壤上,以清唱剧、管风琴音乐为代表的宗教音乐体裁,则得到了突出的发展。H.许茨研究了尼德兰的复调技法和意大利主调音乐风格,并在这个基础上于1664年创作了德国第 1部清唱剧《 降生的故事》,为后来J.S.巴赫创作受难曲作了准备。管风琴音乐的代表人物有J.J.弗罗贝尔格、D.布克斯特胡德、J.帕黑尔贝尔等人,他们创作的托卡塔、幻想曲、前奏曲、赋格曲对后来的巴赫影响很大,成为巴赫管风琴音乐的先驱。当时在哈普西科德音乐方面较有贡献的是J.库瑙。在德国,即使在哈普西科德奏鸣曲这种世俗性很强的音乐体裁中,也包含着宗教内容。库瑙的著名哈普西科德《圣经故事奏鸣曲》,就以《圣经》中的故事情节作为各乐章的标题。

18世纪后半叶,在工商业比较发达的城市汉堡,兴起了德国最初的歌剧事业,其代表人物是R.凯泽尔。他一生创作了 100多部歌剧,对德国歌剧艺术的发展有一定建树。但是,他的歌剧在内容上缺乏深刻的社会意义,在风格上还没有脱离意大利歌剧的模式。比凯泽尔稍晚,影响也更大的是活动于莱比锡的G.P.泰勒曼。他的创作除了歌剧外,大多是宗教音乐,声望很高。但真正赢得欧洲乃至世界声誉,将德意志音乐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却是当时声望远不如同时代人的J.S.巴赫。巴赫长期在教堂、宫廷中任职,作为一个高级的乐工和仆役,他经受过许多屈辱。他是个虔诚的 。同大多数德国市民一样,苦难的德国现实使他在精神和感情上靠近教堂,在那里寻求慰藉和寄托。他的许多作品所表现出的那种悲哀、抑郁、有时甚至是激愤、傲岸的情绪中,包含着他对德国现实的深切感受。在他的另外一些作品、特别是世俗体裁的作品中,又常常充满着生气勃勃、有时甚至是诙谐幽默的世俗生活 。他的音乐又常常使人陷入沉静、深远的冥想之中,富于哲理性,表现了一个市民作曲家深刻而丰富的精神境界。巴赫音乐中所蕴藏着的思想感情内容的复杂性、丰富性和深刻性,是巴赫之前的德国音乐家所从未达到过的。巴赫找到了与这种精神内涵相适应的音乐语言,他以复调风格为主导,并将它同主调和声风格相融合,形成一种新的具有活力的、 的音乐织体;他的和声克服了中世纪调式和声的遗迹,在平均律基础上使大小调体系与和声的功能关系的观念达到之后的成熟和巩固,一系列音乐体裁(如受难曲、弥撒曲等)和结构原则(如赋格),在他的创作中发展到历史的高峰。巴赫的杰出贡献在于他创造性地发展了德国的专业音乐,使之达到当时欧洲的较高水平,在欧洲各民族音乐文化中独树一帜。

风格特征

被称为巴罗克时期的音乐文化风貌,由于欧洲各主要国家经济发展上的不平衡和各民族不同的文化传统,呈现出复杂、纷繁的状况,各有自己的特点。但是,这 100多年间,作为一个特定的音乐历史发展阶段,在音乐的风格、技法上毕竟存在着某些共同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中世纪的教会调式体系已经完全解体,被大小调体系所取代。在新的功能和声观念基础上形成的数字低音方法得到广泛的应用。为此,有人曾尝试用数字低音这个概念来概括这一时期欧洲音乐的风格特征。

(2)在音乐结构原则上,二部结构具有普遍性。两个部分常常采用相似的音乐材料,二者间没有后来的那种截然划分的界限,通过演进的手法,使两部之间在运动、织体上浑然一体,以体现某种比较单一的情感色彩。这种原则对音乐的其他构成手段发生了影响。

(3)旋律常常具有不停息的连续扩展、不断展开的性质,富于流动性;持续不停的节奏运动,常常贯穿乐曲的始终;在力度上虽然还缺乏后来在古典主义时期所常用的起伏性的变化,但在大段落之间已经形成强弱、刚柔的对比关系。

(4)在音乐体裁方面,欧洲近代音乐的许多重要体裁,如歌剧、组曲、奏鸣曲、协奏曲等初步形成,为其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有些体裁如清唱剧、康塔塔等已具备了经典形式。

经过了近一个半世纪的发展,巴罗克音乐到巴赫、亨德尔逝世的18世纪50年代,达到了它的高峰,同时也是它衰落的起点。随着欧洲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兴起,意大利市民喜歌剧的出现和早期维也纳古典主义音乐的诞生,巴罗克音乐被一个新的音乐潮流所取代,欧洲音乐文化的发展开始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凯旋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巴罗克音乐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凯旋;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87016.html

赞 ()

相关阅读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