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唯识二十论

[拼音]:Weishi Ershilun

[外文]:Vijāptimātratsasiddhi-υi╮宺a噚a噚āri噚ā-宺āstra

印度佛教大乘瑜伽行派论书。我国佛教法相宗所本主要论书之一。亦称《二十唯识论》、《摧破邪山论》。世亲著。唐玄奘译,1卷。异译本有北魏菩提流支译《唯识论》(《破色心论》)1卷;陈真谛译《大乘唯识论》1卷。此外,尚有梵、藏本传世。该论由二十二颂组成,着重论述“唯识无境”的理论。世亲认为以阿赖耶识为根本识的八识,既是主观认识,又是认识的客观对象(境)。识生起后,能一分为二,把自己的一部分转化为自己认识的对象,因而,世界万物实际上都是心识的变现,本身并非真实的客观存在。与从正面系统地论述“唯识无境”理论的《唯识三十颂》相比,本论更着重于破斥其他学派对唯识理论的责难。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鸿信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唯识二十论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鸿信;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86972.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