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拼音]:gu

[外文]:drum

击奏膜鸣乐器。按传统分类法,属打击乐器类。

概述

我国鼓的起源久远,与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印度等,同为世界上鼓的最早发源地。我国除本土源流的鼓外,历代还吸收了许多外来的鼓。至今,我国传统的鼓在中原地区仍占主流,边疆少数民族的鼓则既受本土源流鼓的影响,也受外来鼓的影响,特别是与阿拉伯系和印度系的鼓有渊源关系。许多外来鼓在各族人民的长期艺术实践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改革和发展,久已被看作是自己的民族乐器,但其中也有不少仍保留原来的形制或名称。

我国鼓在历史上对周围邻国曾产生较大影响,尤其是对 和日本,有些鼓在我国已难见到,但在那里仍沿用至今。现代在我国流行的管弦乐、军乐用的大、小鼓、定音鼓和轻音乐、伴舞爵士乐所用的套鼓等,系清末以后从欧美传入。

传统鼓

有明显我国特色的鼓,主要发源于中原地区。有关传说和古籍记载甚丰。关于最早的鼓,《世本》:“作鼓”;《帝王世纪》:“喾命倕作鞞”,“黄帝杀夔以其皮为鼓”(夔是一种动物);《礼记》:“土鼓蒉桴苇蘥,伊耆氏之乐也”(土鼓──陶土制的鼓筒,蒉桴──以草裹土扎成的鼓槌),“夏后氏之鼓足”(鼓足──下有支脚的鼓)。这些记载已无可稽考。河南安阳殷墓出土的一面蟒皮木筒鼓,虽已朽残,但仍清晰可辨,为一较矮的粗腰筒鼓。殷墓还出土一面商代双鸟饕餮纹铜鼓(铜鼓属体鸣乐器),系按皮膜木筒鼓的形状铸成,形似现在的堂鼓,鼓筒一侧有四足,系供卧置。据考,甲骨文中的是卧置鼓的正面形象,是鼓上的装饰,是鼓体,是鼓足,正和那面铜鼓相符。另有字,其右偏旁似一人手执槌击鼓,卜辞中有字,似为鼗(俗称拨浪鼓、货郎鼓或摇鼓)。

据《诗经》、《周礼》、《礼记》等大量古叔记载,中原地区鼓的形制,在秦汉前达20余种。从这些文字记载和发掘出的文物,可以看出当时鼓的发展和达到的水平。从制鼓材料来看,最早用陶土做筒,殷商已有木筒鼓。鼓膜在原始时期已用兽皮。《诗经》记载有鼉鼓,鼉也称,据考,“鼉似蜥蜴,长丈余,皮可冒鼓”。从上述铜鼓的皮纹看,可能是一种爬行类的皮。此外还记载有用蟒皮和麋皮等做的鼓皮。当时的鼓,一般都是双面蒙皮,用钉子成排钉在鼓筒口缘。鼓筒形状,无论大小高矮,几乎都是粗腰筒(枇杷桶)形。先是在鼓筒侧面安脚使鼓卧置,进而以一根柱贯穿鼓筒,将柱子立于地上或车上,后来将鼓悬于簨(悬钟、磬的木架)上。《礼记·明堂位》:“夏后氏之鼓足,殷楹鼓,周悬鼓。”当时有脚的鼓有土鼓、鼉鼓、皋鼓、鼖鼓或贲鼓;用柱撑的有楹鼓、建鼓、一根柱上串装两个鼓的路鼓、串3个的灵鼓、串4个的雷鼓或靁鼓;用架子吊起的悬鼓、鼛鼓、晋鼓等;还有称“提”的鼓上有曲木提柄的马上用鼓。鼓槌最早用草扎成,后来用木制,还有用绳装上土球或蜡球的鼗的耳槌。鼓的大小有多种,大的如“鼛鼓,长丈二尺”,“鼓长八尺,鼓四尺、中围加三之一,谓之鼖鼓”,“晋鼓长六尺六寸”等。这些大鼓多用于军事或役事。小鼓统称为鼙、鞞或罢,有应、朔、等。 鼗又称鞉或鞀,是以手举着摇转击奏的鼓,一般较小,构造类似有柱的建鼓,以一根棒贯串鼓筒,也有一根棒上串装 2、3、4个鼓的路鼗、灵鼗、雷鼗或靁鼗。还有一种乐器,《周礼》中称拊,《礼记》称拊搏,《乐记》称拊鼓,原先不是鼓,“拊形如鼓,以韦为之,实之以糠”,即象个皮袋里填满糠的枕头,以掌拍击,当属体鸣乐器。至明朝,《会典》中记载搏拊已成为双面蒙皮的粗腰筒形鼓。

综上所述,在乐器不多的远古时期,钟、磬、鼓等击奏乐器处于重要地位,尤其是鼓,其重要性自古迄今历久不衰。我国鼓在原始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前)即已用于音乐、舞蹈、诗歌;至周代,在隆重的礼仪乐队中,有大小鼓和鼗多种,在大型音乐中常以鼓的独奏为前导。当时鼓还普遍用于劳动、祈神、求雨、祛邪驱魔、巫术、宗教、战争、役事、庆典和生活各方面。

历史性鼓

由秦至汉,国家统一,经济日益繁荣,各族人民间和邻国间交往臻密。从这时起直至清朝的约2000年中,少数民族和亚洲其他民族的音乐和乐器,不断传入中原,对中华民族音乐艺术的丰富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外来的鼓连同击奏技法和鼓曲也不断传入,在此期间形成两股源流:

(1)中原地区原有的各种传统鼓,几乎都保留下来并有所发展;

(2)以阿拉伯系和印度系为主的外来鼓不断传入,有时占主要地位。据历代史叔记载,唐代鼓的种类达30多种,清代达50余种,其中几乎半数是少数民族和外来的鼓。这些鼓在中原曾长期盛行,至后期日渐衰落,清以后更趋少见,成为历史性的鼓,仅见于一些不详的记载。历史性鼓约有下述几种:

锅形鼓

包括锅、盆、坛、罐等形,一般为单面鼓。

(1)檐鼓,《旧唐书·音乐志》:“檐鼓如小瓮。”②齐鼓,《事类赋》引南朝陈《古今乐录》:“齐鼓如漆桶大,一头设齐于鼓面如麝脐,故曰齐鼓。”锅形鼓在阿拉伯、土耳其、波斯和印度起源早,流传广,可能由上述地区传入我国。

粗腰筒形鼓

鸡娄鼓,近似球形,鼓面较小,用时左腋下挟此鼓,右手持棒击奏,同时左手持鼗摇击。日本尚存此鼓,用法大致如上;印度马德拉斯鼓与此形似。两者均以手击。

圆柱筒形鼓

(1)羯鼓,又称两杖鼓,宋时亦称揭鼓,鼓筒基本呈圆柱形,中腰稍粗,两面鼓膜以绳拉紧,横卧于鼓架,以双手各持一杖击两面。日本称鞨鼓,鼓膜直径23厘米,筒长30厘米。印度森达鼓与此形似。

(2)答腊鼓,又称揩鼓,形似羯鼓,略粗而短。击奏时用左手掌平托鼓筒,以右手指弹击或摩擦膜面发声。

细腰筒形鼓(砂漏形)

(1)都昙鼓,形状似今 族的杖鼓而稍小,鼓膜以绳拉紧,用槌击。

(2)毛员鼓,唐杜佑《通典》:“毛员鼓似都昙鼓而稍大。”从五代王建墓浮雕上看,都昙鼓大于毛员鼓,系以手击鼓的两面。除上述两种,汉以后出现的细腰鼓形制或名称甚多。宋陈旸《乐书》:“杖鼓、腰鼓,汉魏用之。大者以瓦,小者以木类,皆广首纤腹,宋萧思话所谓细腰鼓是也。……后世所谓之杖鼓、拍鼓,亦谓之魏鼓。”双面细腰鼓在印度起源较早,至今盛行,如替密拉,杜杜依和胡留克等,约与上述各种细腰鼓类似。阿拉伯细腰鼓多为单面。持鼓击奏姿势,在隋唐时代和印度、阿拉伯也相同,均席地而坐,将鼓横置于盘曲的腿上,或以一手持鼓。

上述各种鼓,大部分是在汉魏时期(3~4世纪)传入中原,主要用于与外来音乐结合的隋唐燕乐。此外,箍圈形的达卜(手鼓),亦出现于北魏;在明《三才图会》上有一种有柄的手鼓;在清《律吕正义》、《皇朝礼乐图式》上有那噶喇;在《大清会典图》中有蚌札和达布拉,均系由南方或西北邻国传入。

民族鼓

现今各民族流行的鼓,种类繁多,多数是经过长期艺术实践流传下来的,多数鼓各有一定的使用场合和方法。各地区各民族的鼓,构造和形制各有特色。

圆柱筒形鼓

(1)“增疆”,景颇族大鼓,大者长达3米多,直径80厘米上下,双面膜以皮条拉紧,横悬于架上由两人同时击两面,常用于室外大型歌舞伴奏;

(2)“贡”,侗族大鼓,常称侗鼓,筒长约160厘米,膜径40厘米,两端或一端蒙牛皮,以竹钉张固,常用于节日或 信号。

(3)太平鼓,两面膜用钉子绷紧,相传由答腊鼓演变而来,流行于西北民间。

粗腰筒形鼓

(1)大鼓,鼓膜直径100厘米以上,由一人或数人各执双槌击奏,常用于节日庆典;乐队用的大鼓膜径约在50~100厘米之间;

(2)堂鼓,一般膜径为23厘米上下,高33厘米,常用于民间器乐合奏和戏曲、歌舞音乐;

(3)同鼓,堂鼓的一种,膜径约半米,用于“十番鼓”或“十番锣鼓”,有独奏的鼓段;

(4)战鼓,膜径有27~54厘米多种,高度相对低于大鼓和堂鼓,比堂鼓发音略低而响,使用场合同堂鼓;

(5)书鼓,较扁小的粗腰筒形,膜径约24厘米,高8.5厘米,置于轻便支架上用单签击奏,是北方各类说唱音乐的重要伴奏乐器;

(6)腰鼓,较堂鼓直径小,膜径16厘米,筒长34厘米,也有更大或较小的,与明代雅鼓相似,常由舞蹈者挂在腰侧,执双槌边舞边击;

(7)“草高”, 族小鼓,扁如书鼓,直径约25厘米,有柄,用时左手执柄,右手用棒槌击奏,常用于庆丰收“农乐舞”和其他歌舞伴奏,一般由女人演奏;

(8)圆鼓, 族腰鼓,形似汉族小鼓,用法似长鼓;

(9)高山族大鼓,与汉族堂鼓形似,鼓膜直径在24~45厘米之间,常用于祭祀、 节庆、 婚礼、宴会和农业播种、驱虫等场合;

(10)“卡奔奔难” ,一种蒙山鼠皮的小鼓,直径约12厘米;

(11)“光拢”,傣族的一种大鼓,中腰稍粗而近于圆柱形,鼓膜以皮条拉紧,卧置于架上边舞边击。还有一种小鼓与汉族堂鼓相似,多用于泼水节划龙船和歌舞伴奏;

(12)“光边”、“光养”,鼓筒两端一大一小,腰部稍隆起,双面鼓膜以皮条拉紧,大者长 1米多,由两人抬鼓 1人执槌边舞边击,一般长约60余厘米,卧置于四脚架上,左手持弯槌和右手以掌击奏。还有一种小鼓挂在胸前击奏,这类鼓流行于云南傣族地区,汉语称横鼓或平鼓;

(13)“奘络”,壮族大鼓,为单面膜粗腰筒鼓,有大有小,一般膜面直径约0.5米,似堂鼓,用于喜庆节日和壮剧乐队;

(14)“戈日横横格勒克”,牛皮鼓,流行于内蒙古草原地区,两面牛皮膜,直径约85厘米,以柱贯串鼓筒置于地面,形似建鼓,用弯形长柄槌击奏。过去用于宗教,现在常用于歌舞伴奏。

浅筒形鼓

(1)环鼓,纳西族古乐队合奏用鼓,形似板鼓,以单根棒槌击奏;

(2)板鼓,又名单皮,单面皮膜包至鼓框下缘,鼓筒木框厚实,内膛上小下大呈喇叭形,鼓面击奏部分直径仅 5~10厘米,用时将鼓悬于支架上,以两根鼓签击奏。京剧、北方戏曲用鼓心膜径较小的板鼓,南方“十番锣鼓”用鼓心较大的板鼓,在合奏伴奏中常居指挥地位,有时用于独奏;

(3)燥鼓,形似板鼓,鼓心膜径约3厘米,用于祁剧伴奏;

(4)点鼓,又名怀鼓,外形如双面膜的书鼓,内膛如鼓心小的板鼓,用时右腕扶鼓框立于右膝上,以小指外其余四指执鼓棒击朝前的鼓面,同时左手执板击节,用于“十番鼓”或昆曲清唱。

细腰筒形鼓

(1)蜂鼓,壮族腰鼓,又称横鼓,两端形状大小不一,两面皮膜均绷于铁圈上,再以绳索拉紧绷于筒口,两面发声各异,长约60厘米,用时悬置胸前,或以双手拍击,或右手持杖左手以掌击奏,常用于歌舞伴奏;

(2)“丹不勒尔”,蒙藏喇嘛寺庙用鼓,形似两个底对底扣在一起的碗,类似鼗鼓以耳槌击奏;

(3)“卜”, 族的长鼓或杖鼓,源自古代细腰鼓,两面牛皮鼓膜各绷紧于铁箍上,以皮条或绳索将扣在鼓筒两端的鼓膜拉紧,木制鼓筒中段细腰为实心,两端空腔大小不一,发音不同,筒长约70厘米,用时以肩带悬于身前或置于架上,右手执细长鼓杖,左手并指,分击鼓的两面,用于长鼓、农乐舞和器乐合奏;

(4)“狼涨”(狼鼓),两面蒙牛皮,以绳拉紧,形如 族长鼓,用细木条或手拍击,用于“福州十番”或闽剧伴奏。

座墩形鼓:象脚鼓,形如高脚酒杯,上口蒙膜以皮条拉紧,悬于身侧以手拍击,普遍流行于傣、佤、景颇等族民间歌舞,形制大小不一,大者1米上下至近2米长,膜径30厘米上下。

长筒形鼓

(1)“郭冬郭”,瑶族长鼓,筒细长,腰细中实,双面膜,不同地区的瑶族鼓形略有差别,一般斜挂于腰侧以手拍击,或手握鼓腰击奏,主要用于歌舞伴奏;

(2)“各骚”,瑶族长鼓,有大小两种,发声高低有别,双面蒙黄猄皮或牛皮,以棕绳拉紧,高音“各骚”长约110厘米,鼓面常涂以黄泥以改变音色,故称黄泥鼓,低音鼓硕大,不涂黄泥,常用于节庆歌舞场合;

(3)“尖沤”,流行于云南阿佤山区佤族竹鼓舞伴奏,鼓筒用青竹制作,长约90厘米,直径约12厘米,上口蒙牛、羊皮,下端竹筒劈扎成束腰状并与三脚架连接,立置于地面以双槌击奏;

(4)“格昂贡”,佤族腰鼓,又名蜂桶鼓,筒长约60厘米,用木棉、枇杷等树干挖成,双面蒙山驴皮,以棕绳拉紧,竖挎于腰间拍击,原击奏单鼓,经改革后常1人击奏4~6个或更多个鼓,常用于喜庆节日歌舞场合;

(5)渔鼓,又称道筒,一般用长近100厘米,直径约6厘米的竹筒制作,下口蒙猪肠衣膜,用时左手抱鼓,右手拍击朝下的鼓膜,常与简板一起用作“道情”类曲艺音乐的伴奏乐器。

箍圈形鼓

(1)八角鼓,鼓框浅而呈等边八角形,一边拴长穗,其余各边装有一对小铜钹(有的多至21对),单面蒙蟒皮或牛、羊皮,用时左手执鼓框,右手以指弹、挫或以指、掌拍击,同时间以摇鼓发钹声,为北方曲艺“单弦”的主要伴奏乐器,明代已流行于北京一带;

(2)太平鼓,呈团扇形,鼓圈连柄均用铁条弯曲而成,蒙驴、马、羊皮,柄下端缀铁环或小钹,一手持鼓柄,一手执藤条击鼓,间可振动钹环发声,常由舞蹈者持奏,明、清即已流行于民间歌舞;

(3)“达卜”,维 、塔吉克、乌孜别克等族的手鼓,维 族达卜膜面直径约40厘米,框内壁缀一圈小铁环,蒙驴、羊皮或蟒皮,一般由男子击奏,广泛用于歌舞和乐队;“纳格曼达卜”,维 族歌唱用的铃鼓,框边三处装有小钹片,塔吉克族也有这种铃鼓;

(4)边鼓,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鼓筒竹或木制,直径约24厘米,深约4~5厘米,单面蒙牛、羊、猪皮或蟒皮,膜径约25厘米,武鸣一带常以左手持鼓,以右手或持棒击奏,巴马东山一带常以双手拇指和掌心托鼓,其余手指击鼓,用于戏剧、歌舞伴奏;

(5)八音鼓,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及与贵州交界的仡佬山寨,木制鼓框,直径约26厘米,深约11厘米,也有较小者,双面蒙水牛皮或其他兽皮,以竹钉紧固,框边装有铁丝柄或栓有布条的铁环,左手执鼓,右手持棒槌击奏,用于八音(或八仙)乐队;

(6)“日木”,流行于四川羌族地区的手鼓,皮蒙羊皮,膜面直径约38厘米,鼓框高约11厘米,背后栓有持鼓用的弓形把手,左手持之,右手执弓形槌击奏,用于跳锅庄和铃鼓舞等;

(7)环鼓,与团扇式太平鼓相似,鼓面直径约35厘米,流行于内蒙古,用于民间歌舞;

(8)“那额”,藏族手鼓,铁条鼓圈木柄,形似团扇,鼓槌呈弓形,多用于热巴舞;

(9)“平高”, 族铃鼓,与一般铃鼓的构造与用法相似;

(10)“抓鼓”,赫哲、达斡尔、鄂伦春、满族的手鼓,鄂伦春称“温痛”,或称神鼓,单面蒙鹿皮或犴皮,直径约60厘米,背面交错扎有皮带,左手执皮带,右手持槌,用于萨满歌舞伴奏。

锅形鼓

(1)“纳格拉”,维 族铁鼓,由鼓面直径约为27.5和20.5厘米的两个上大下小形铸铁鼓组成,单面蒙羊皮或驼羔皮,鼓膜以皮条拉紧,双手各执一槌分击两鼓,常和唢呐、“冬巴”合奏,有成套的合奏曲,鼓点技法高深,用于节庆和歌舞;

(2)“冬巴”,维 族大铁鼓,与纳格拉形同而较大的低音铁鼓;

(3)“纳加拉”,更大的低音大铁鼓,在10世纪前后出现于土耳其、叙利亚和埃及地区,至今亚、非、欧许多地区均有与此同名形似的鼓,也是定音鼓的始祖;

(4)缸鼓,鼓筒上半部呈圆柱形,下半部由粗渐细,象大口水缸,双面膜,只击上膜,用双槌击奏,传说南宋梁红玉擂缸鼓助阵;

(5)花盆鼓,可能由缸鼓演变而来,不同仅在于鼓筒上半部呈粗腰形,鼓膜直径约48厘米,广泛用于民间器乐合奏和戏曲伴奏,音色较堂鼓柔和,解放后改革有定音花盆鼓;

(6)潮州大鼓,鼓筒呈水缸形,两面蒙水牛皮,上膜直径约51厘米,下约28厘米,高60厘米,用时将鼓置于木架上以双槌击奏,在“潮州锣鼓”中居指挥地位。

参考文章

大豆鼓粒成熟期如何管理?经济作物

为什么要鼓励使用方格蔟?经济作物

悬鼓待椎成语接龙成语接龙

摇铃打鼓成语接龙成语接龙

鼓角齐鸣成语接龙成语接龙

蒙在鼓里成语接龙成语接龙

偃旗息鼓成语接龙成语接龙

村箫社鼓成语辞典

大豆结荚鼓粒期食心虫的防治经济作物

鼓腹而游成语接龙成语接龙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任韵瑜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任韵瑜;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86326.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