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性格测验

[拼音]:xingge ceyan

[外文]:personality test

对不同情境中个人典型行为表现的测量,也就是测量一个人在一定条件下经常表现出来的惯性行为、反应与情感,即他已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个性特征、兴趣、态度、价值观、意见等。1700多年前,我国三国时代,诸葛亮的《心书·知人性》一节就已具有性格测验的雏形。当时所谓知人性的方法有 7种:“一曰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以词辨而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 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 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这里,志、变、识、勇、性、廉、信都是行为结构或性格特点的重要方面,而问、穷(追究)、咨、告等则是诱发反应的手段。

现代测验学注重测量工具的信度和效度,在测试一个人的性格时,主要通过自陈、投射和境遇三种方法。

在自陈法里,要求被试者自己描绘或刻画自己。可以给他一张形容词词表,要求他从中找出一些能够描绘他自己性格的词;或者要求他在大量的直陈句子中指出那些能够描绘他自己性格的句子。还可以要求被试者回报自己的态度、兴趣或价值观。这些情境的共同因素是由个人提出有关自己行为和反应的描述或报告,因此自陈法量表的设计者认为,人是自身行为的较佳的观察者和描述者。常见的性格特征调查表和职业兴趣调查表皆属于此类。这些量表的构成主要有 3种标准:

(1)选择的项目内容应能测量拟测得的行为的特点,这就是逻辑性标准;

(2)项目应和外部效标(如职业适应性、临床诊断等)具有可观察的关系,这就是实证性标准;

(3)项目之间应有较高的相关量,这就是同质性标准。

投射法向受试者显示一组意义不明确的 ,让他加以解释或把这些 组构起来。这种方法的基本假设是:当一个人处在意义不明确的 情境之中时,他往往会把那种反映自己特有性格的结构强加于 情境。如果知道了一个人如何对那些意义不明确的 情境进行解释和组构,就有可能推论出有关这个人性格结构的一些问题。目前最常用的投射测验有两种,即瑞士精神病学家H.罗夏的测验和主题统觉测验。罗夏测验包括一套特制的墨渍图。受试者要说出他从图中看到了什么东西。这里很显然, 本身没有固定的意义。因此任何意义都是受试者给与的,受试者把意义投射到墨渍中去。主题统觉测验包括一套意义上模棱两可的图画,图上有着进行各种活动的人,受试者要编造故事来描写图中的人物和行动。按照投射法原理,这种描写必然反映出被试自身的性格结构。到目前为止,这两种测验多用于临床实践中。

各种境遇法的共同条件是:

(1)把受试者安置在那种要求做出某些行动或反应的情境中;

(2)他们的行为受到观察并被记录下来;

(3)他们所表现的性格特征得到评定。例如,当一组学生进行班会活动时,可以观察他们彼此之间是怎样相互影响的,他们怎样提出自己的意见,这些意见又怎样为集体中其他成员所接受,谁是作为“领袖”人物而出现的,其他人怎样执行集体所分派的任务,以及别的有关行为。观察者可以按某些个性维度来评定这些人的行为特点。诸如:领导的才能、社会能力、表情的效应、支配和合作等等。

以上所举的各种估量性格特征的主要方法并不完全符合测验学的要求,也不是十分科学的,因为他们的施测与计分条件经常未能达到标准化,而且量表对反应水平的分析伸缩性还很大。测验工作者正在继续努力不断提高工作质量,改正缺点。

参考书目

F. G. Brown, Principles of Educational ɑnd Psychological Testing ,3rd ed.,1983.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景天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性格测验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景天;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86303.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