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杨度(1874~1932)

[拼音]:Yang Du

清末反对礼教派的主要人物之一。字晢子,号虎公,晚年学佛,又号虎禅师。湖南省湘潭县石塘人。戊戌期间,接受 、梁先生等改良派的维新思想,反对帝国主义,反对清廷统治。1906年主编《我国新报》,发表《金铁主义说》,主张君主立宪。他曾反对 和革命,主张通过不流血的君主立宪,把我国改造为能与帝国主义列强角逐的经济和军事大国。这种改良主义理论,遭到章炳麟(1869~1936)等革命派的抨击。同年,杨度又写《我国 大纲应吸收东西各国之所长》和《实施 程序》两文,与梁先生的《东西各国 之比较》一起上奏。第二年,清 将政治考察馆改为 编查馆,杨任该馆提调,参与沈家本主持的修律工作。

1910年,清资政院会议期间,杨度出席,解释 编查馆核定《大清新刑律》的宗旨。他指出我国必须在法律上消除家族的各种特权,国家和人民之间,是直接的权利义务关系,国家对人民要有“教之之法”和“养之之法”,国家要给人民以“营业、居住、言论等等自由”,人民“对于国家担负责任”。这一名为“国家主义”实质上仍是“金铁主义”的法律理论,遭到以劳乃宣为代表的守旧派的抨击。

从清末到民初,杨度始则反对共和革命,继则参加复辟活动,他的君主立宪救国理论在实践中处处碰壁,之后彻底破产。运动以后,在苦闷徬徨中,工农革命运动使他看见了我国的未来。他长期与 (1889~1927)等 d人接触,世界观也有了根本的转变。1929年秋,在严重的白色恐怖中,他申请加入我国 党,经党的批准,成为秘密党员,为党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宏逸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杨度(1874~1932)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宏逸;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85767.html

赞 ()

相关阅读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