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弥曼差派

[拼音]:mimanchapai

[外文]:Pūrva-mīm╣凚sa

印度正统婆罗门教的学派之一。它与另一大学派吠檀多派都尊吠陀,并以吠陀为中心组织自己的学说。弥曼差派着重于吠陀祭祀的解释与研究,吠檀多派则祖述奥义书的哲理,探讨宇宙与人生的究竟,使“自我”与“梵”归一,之后求得解脱。两派的关系十分密切,所以弥曼差派又称前弥曼差派,吠檀多派又称后弥曼差派。

弥曼差派的学说产生很早。在梵书时期,随着婆罗门教的产生,祭祀地位的提高,迫切需要对吠陀祭祀作出统一的解释,于是弥曼差派便逐渐形成。

弥曼差派的经典《前弥曼差经》,相传为阇弥尼所造,约编成于公元前 2世纪,是婆罗门教六派哲学中最早的经典。其中征引了跋达罗衍那、阿底梨耶、跋达梨、罗布伽衍那、阿提夏衍那等人的学说。约公元400年,山隐尊著《山隐尊注疏》,对《前弥曼差经》作了注释。之后,著名的弥曼差学者光显(约5~6世纪)和童中尊(约 7世纪前后)分别对《山隐尊注疏》作了评注。光显作 《大释补》和《小释补》, 童中尊作《颂释补》、《呾多罗释补》和《图普注解》。由于光显和童中尊的观点有重大的差异,分为光显派和童中尊派,前者称为师尊派,后者称为贤者派,在中世纪各有所传。《前弥曼差经》内容十分庞杂,对各种祭仪的论述非常烦琐,但可以概括成几个方面的问题。

弥曼差派的根本目的及其量论

《前弥曼差经》一开始就明确指出,对“法”(这里指祭祀)的研究是本派的根本目的。因为,婆罗门教认为祭祀是人的最重要的义务,祭祀就成为人生的目的。对此,本经说:“法乃《吠陀》所表述,导人于福善。”随着祭祀的神化,作为传达、解释《吠陀》圣言,掌握祭祀仪式,沟通神人之间关系的祭司,即婆罗门,就逐渐由神的使者变为神的化身。这一过程开始于《夜柔吠陀》,完成于《摩奴法典》。

弥曼差派把祭祀当作人生的根本目的,把吠陀圣言当作认识的主要来源,它和古代印度的其他哲学派别一样,非常重视研究量论,即研究认识的来源、手段和方法。

弥曼差派最初只重视“圣言量”,以后逐渐旁涉其他各量,之后形成自己的逻辑体系。故在其量论中特别强调“圣言量”,但在逻辑推理中也承认其他各量的作用。弥曼差派的量论包括现量、比量、比喻量、圣言量、义准量和无体量。

声常住论

弥曼差派的声常住论在印度哲学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他们认为吠陀圣言就是真理,主张吠陀圣言中有一种永住的神秘力量。人们在祭祀时,通过祈祷就会使吠陀圣言产生左右神明的力量,普通人的语言,只不过是吠陀圣言的显现。当人们说完一段话时,别人所以能了解其意思,就因为声音是不灭的,否则别人就无法理解整段话的全部意思。声常住论的实质是承认在语言背后有一种常住不变的实在,即“声”。这种思想是梵书时代以来对真言“斝”信仰的发展。《梵书》认为“斝”具有无限神奇的力量,并认为语言具有独立的原理的地位,如《百道梵书》说“生主介意与语言结婚而生诸神”,《二十五梵书》说“语言为生主的自体”,《百道梵书》甚至认为语言即整个宇宙。弥曼差派发展了梵书的这些思想,并由此产生了声常住论,把语言提高到凌驾于一切之上的地位。弥曼差派从《吠陀》神学出发,之后走向与《吠陀》神学相反的方向。

弥曼差派学说中的无神论倾向

弥曼差派极力神化祭祀的作用和《吠陀》圣言,但又认为祭祀和祈祷能产生一种左右神的力量。这种祭祀本身具有的神奇力量称为“无前”,是人们通过祭祀获得福报的原因。他们还积极提倡声常住论。于是,逐渐由无前论和声常住论中产生一种和《吠陀》神学相对立的无神论倾向。因为在祭祀之前并无任何神力可以赐福于人,只有通过祭祀才会显现出赐人以福报的神奇力量。祭祀是由人来实行的,人们是通过祭仪和祈祷来进行祭祀的,祭祀时使用的语言背后存在着一种凌驾于一切之上的独立原理,这样自然就否定了较高神的存在。

弥曼差派的自然观是唯物主义的。他们认为,世界不依赖于任何神力而永恒存在,无始无终;万物生灭不已,皆由于极微的变化。

弥曼差派学说体系中存在的宗教神学与无神论、唯物主义倾向的矛盾,是印度早期自然哲学的唯物主义传统在逐渐形成体系的宗教神学中的反映。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炫明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弥曼差派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炫明;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85602.html

赞 ()

相关阅读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