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思想品德课教学法

[拼音]:sixiang pindeke jiaoxuefa

[外文]:teaching method of thought-character lesson

研究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原理和方法,分科教学法之一。

思想品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历来占有重要地位,在我国更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我国古代学校,除通过各科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外,还有专门对儿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课本。 如《童蒙训》、《童蒙须知 》、《徒弟规》等。在新 革命时期,革命根据地小学是结合语文等课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我国成立后,继承了新 革命时期革命根据地教育的传统,对学生进行 主义的思想品德教育,取得了很大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从1981年秋季起,在小学正式开设了思想品德课,在教学计划中列为专门的课程。这是对小学生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 主义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新的开端。1982年5月,教育部又颁发了《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对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点、教学要求等,都作了明确规定;同时,还具体规定了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思想品德课以爱祖国、 爱人民、 爱劳动、爱科学、爱主义为基本内容,结合贯彻《小学生守则》,向小学生进行主义国家公民应有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的教育。其目的在于使小学生初步具有 主义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 惯,立志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劳动者。为把他们培养成为 主义事业接班人打下思想基础。

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有:

(1)要面向全体少年儿童,从他们的实际出发。根据各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和思想品德的具体情况,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突出重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2)坚持正面教育。要循循善诱,发扬学生的长处,鼓励他们积极向上,并注意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

(3)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生动活泼。要从儿童的年龄特征出发。形象具体,深入浅出地进行教育,要注意运用对比的方法,把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正确地结合起来。

(4)树立榜样。要善于用革命前辈和英雄人物的模范事迹,教育和鼓舞学生。同时,注意表扬学生中的好人好事,启发和影响学生。

(5)引导学生做到言行一致。在讲明道理、提高学生认识的基础上,向他们提出适当的实践要求,并认真检查指导,逐步培养符合主义国家公民要求的思想、情感、意志和行为 惯。

(6)教师要以身作则,身教与言传结合,做学生的表率。此外,还要注意研究思想品德课的考察问题;要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正确处理思想品德课同其他学科的教学、班主任工作、少先队活动等的关系;注意与学生家长进行联系,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等。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彬彬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思想品德课教学法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彬彬;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85201.html

赞 ()

相关阅读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