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xinjinhua xuepai
[外文]:new evolutionary school
美国人类学、民族学流派。20世纪30年代,美国出现了一些复兴以民族学家L.H.摩尔根为代表的进化论学说的人物,主要代表有L.A.怀特、J.H.斯图尔德和M.萨林斯等。他们均坚持进化论的思想(见进化学派),但同时又提出了一些与19世纪进化论不同的观点,故被称为“新进化学派”。
新进化学派在对待社会进化的原因和方式问题上不仅与19世纪的进化论有所区别,而且学派内部的观点也有所不同。
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怀特,从30年代初期就开始宣传摩尔根的进化论。 1964 年他整理并重版了摩尔根的《古代社会》一书,并写了长篇“导论”。此外,他还整理和发表了摩尔根的尚未为人所知的手稿。他的主要代表作《文化的进化》(1959)被西方某些评论家誉为与摩尔根《古代社会》具有相同地位的著作。怀特与他的进化论前辈不同的地方是,他认为某一文化的发展与该文化所消耗的能量总量有关,因而,可以根据文化所产生的能量总量来划分文化阶段。怀特的这种观点引起了许多争论。不少人类学家认为过去时代所利用的能量是难以测量的,因而用这种方法不可能把过去的文化阶段划分开来。还有一些人类学家认为,这种方法不能解释为什么某些社会能演进到高度复杂的状态,而另一些社会则终于消亡的问题。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人类学教授斯图尔德,把摩尔根等19世纪的进化理论称为“单线进化论”,把怀特的进化理论称为“普遍进化论”,而把他自己提出的进化理论称做“多线进化论”。他认为他们之间的共同点是都注意发展的连贯性,不同点是多线进化论的任务不是寻求“普遍的相同现象”,而是要说明各种不同社会结构之不同发展路线的因果关系。由于他特别强调文化和环境之间适应关系的重要性,因此,被公认为文化生态学的创始人。他的主要著作是《文化变迁论》(1955)。
萨林斯系怀特的学生,其特点是力图在怀特和斯图尔德之间进行调解。他把怀特的“普遍进化论”和斯图尔德的“多线进化论”作为一个进化论的两个方面同时并存于自己的理论主张里。他的主要代表作是与E.塞维斯合著的《进化和文化》(1960)。
第十届国际人类学和民族学大会曾以“新进化论与 主义”为题举行专题讨论会。会议认为,总的来说新进化学派是唯物主义的,但也有其局限性,他们只有更多地从历史唯物主义中寻求社会发展问题的答案,才能克服理论上的不足。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付雅南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新进化学派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付雅南;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85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