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广州秦汉造船工场遗址

[拼音]:Guangzhou Qin-Han zaochuangongchangyizhi

秦始皇统一岭南至西汉初文、景期间的造船工场遗址。位于广州市区中心的中山四路西段,旧称“禺山”,是汉代以来堆积形成的一片东西长约 300米的坡地。遗址埋在坡地下5米深处,南距今珠江北岸1300米。1974年发现,1975年广州市文物管理处作了试掘,揭出一部分船台区和木料加工场地。1号船台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年代为距今2190±90年(即公元前 240±90)。遗址上层出有秦半两、汉初半两钱,秦汉瓦当及西汉初年陶器等物。造船工场规模巨大,船台结构较先进,充分表明2000多年前我国造船技术设备和生产能力已达到很高水平。

造船工场建造在灰黑色的沉积粘土层上(初步鉴定属海相地层)。船台区有 3个呈东西走向平行排列的造船台,其中两个船台各揭出一段,结构相同。1号船台在南,由两行平行的大木板组成滑道,下面用大小两种枕木垫承,滑板上竖置架承船体的木墩,两两相对,间距不等,构成一个造船台。船台中宽1.8米,船台滑板与枕木没有用钉或榫卯固定,故宽窄可随需要调整。已揭 长29米,呈水平状,东端已到尽头。往西88米处钻探仍见滑板,估计船台的长度在100米以上。2号船台居中,中宽2.8米,仅揭 一小段。北面第3号船台未揭露。船台木料经鉴定,木墩用格木,滑板用樟木(香樟)和格木,大枕木用杉木,小枕木用蕈树(阿丁枫)。格木质坚可承重压,樟木耐腐,杉木有弹性,宜作垫枕。按船台现存的宽度推算,两船台可分别建造身宽5~8米,载重25~30吨的木船。

在1号船台南侧揭 一部分造船木料加工场地,场地上有造船的剩板余木,靠西边有一个由木桩、横木构成的“弯木地牛”(井字形木架,用来烤弯造船木料的设备)。船台区及加工场地上散落着大量炭屑和小木片。另外,在 1号船台还出土有铁凿、铁锛、铁挣凿、木垂球、磨刀石等造船工具。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宇欢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广州秦汉造船工场遗址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宇欢;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84732.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