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北京料器

[拼音]:Beijing liaoqi

我国北京传统手工艺品。料器一词是指用玻璃料条制成成品的简化词,先在北京本行业内通行,后普及全国,沿袭至今,甚至成了自制玻璃器的同义词。北京过去没有以各种石粉和氧化金属物直接烧造玻璃料的行业,而是从山东博山(原颜神镇)购买玻璃料条,低温加热熔软之后,制成肖生、瓜果等陈设玩物,即北京料器。北京料器行业可能始于元代,经明至清,大为发展。它的一项重要贡献是套料的发明。从赵之谦《勇庐闲话》的记载,可知它始于清康熙年间,以白玻璃地套贴彩色玻璃图案,以套一彩为主,套二彩以上的称兼套,还有彩色玻璃地套彩玻璃者,图案均经碾琢方成。至乾隆年间,套料盛行起来,国外称为乾隆玻璃。乾隆年间北京料鼻烟壶也颇负盛名,有辛家、勒家、袁家等3所名店。而以辛家料鼻烟壶最为清洁,光彩夺目。晚清时又发明了在透明料鼻烟壶内壁绘画肖像、人物、山水、禽兽、鱼藻等图案,称作内画壶。名家有周乐元、叶仲三等。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志宇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北京料器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志宇;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84720.html

赞 ()

相关阅读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