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森木塞姆石窟

[拼音]:Senmusaimu Shiku

我国新疆地区佛教石窟寺。约建造于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位于新疆库车县克内什村西北,距县城30余公里,是古龟兹东部较大的一处石窟群。洞窟分布在一条季节河上游的河谷口内,因河道内有小股地下水渗出,当地由此而得名为“森木塞姆”(维 语,意为丝丝渗出的泉水)。洞窟分布范围的直径约800米,按位置可划分为东、南、西、北、中 5区。编号的洞窟有52个,其中保存原有窟体二分之一以上的有19个。中区还有面积为150米×100米的地面寺院遗址。1906年德国考察队曾到这里盗掘文物,割取壁画。1928年西北科学考察团进行调查与试掘。

该石窟大多数是礼拜窟,称为佛堂。佛堂通常由前室、主室和礼拜用的行道组成。较大的佛堂往往把行道中段扩展成后室。佛堂内各壁面均有彩色壁画。主室正面有佛塑像,后室有佛涅槃与焚化塑像。壁画以描绘释迦牟尼佛为主,题材有佛前世本生故事、佛传、佛游化说法、佛涅槃,还有礼佛、乐舞供养、供养人像和山林景观图案等,大体上是按小乘派经律绘制的。另外有少量讲堂、禅窟和僧房。讲堂由前室和主室组成,壁面和窟顶均有壁画,但未发现塑像。讲堂可用于讲经、诵经。禅窟和僧房没有壁画和塑像,分别用于僧徒坐禅和居住。

壁画和塑像具有龟兹当地特有的艺术风格,但显然也受到中亚与印度艺术的影响。人物画用土红色线勾画轮廓,其间平涂填色,用晕染法表现明暗与立体。画面人物密集。石窟的建造与这一时期龟兹国王提倡佛教有关。11世纪后, 教势力逐渐深入,石窟被废弃,并遭到严重破坏。现在绝大部分洞窟的前段已塌毁,洞窟内的塑像没能留存下来。壁画大部分已脱落,小部分被割盗。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承颜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森木塞姆石窟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承颜;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84627.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