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乡村建设论

[拼音]:xiangcun jianshelun

我国现代史上主张以乡村“教育”、“改造”、“建设”来解决我国的出路和前途问题的改良主义理论。流行于20世纪20~30年代,代表人物有 、晏阳初等。

乡村建设的历史,可追溯到1904年米迪刚在河北定县翟城创办的“村治”。 后,山西省军阀再倡“村治”。20世纪20年代,余庆棠、陶行知、黄炎培等提倡办学,南北各省闻风而动,纷纷从事“乡村教育”、“乡村改造”、“乡村建设”,以图实现改造我国的目的。20年代末30年代初,我国的乡村建设运动进入了 。其中以 领导的山东邹平和晏阳初领导的河北定县两个试验区影响较大。1937年7月 全面爆发后,全国的乡村建设运动被迫中止,只有晏阳初坚持不懈,由国内转到国外继续进行试验。

1930年以前, 提出村治的构想,他的“村治”与翟城的村治和山西的村治有所不同,已不再是建设模范村的慈善事业和侧重于保甲制度的乡村治安,而是作为复兴我国的起点和基础来加以提倡的。1930年以后,他在广泛调查和试验的基础上,将村治设想发展为乡村建设理论,认为我国的出路问题,归根结柢是我国文化的出路问题;复兴我国的唯一出路,是复活我国传统文化;而我国传统文化(主要是孔子文化)又铸造了我国的社会组织,形成了“伦理本位”和“职业分途”的特殊社会结构。他认为我国现实问题的解决,只能走农业立国、乡村建设的道路,其他如俄国 党的革命道路,欧洲近代 政治的道路,以至于我国 党领导的革命 的道路,在我国都是走不通的。他认为这是我国民族自救运动的“之后觉悟”。他提出的乡村建设方案是:从乡村教育、农业改良、行政改革做起,由乡村影响城市,以农业促进工业,逐步建设一个因袭“伦理本位”和“职业分途”传统的新国家。

晏阳初认为我国的问题,就是一个“人”的问题。只有打好“人”的基础,才能使我国的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要建立“人”的基础, 必须明白我国人的毛病:“愚”,较大多数人目不识丁,缺乏知识;“穷”,在生和死的夹缝里挣扎着;“弱”,病夫,又没有科学治疗,不讲公共卫生;“私”,缺乏道德陶冶和公民训练。要克服这些缺点,只有在教育方面下功夫。我国人的较大多数生活在农村,所以要在农村开展平民教育。将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结合起来,就有希望改造我国。针对我国农民的四大病症,他主张采用学校式、社会式、家庭式三大方式,开展“文艺”、“生计”、“卫生”、“公民”四大教育,培养知识力、生产力、强健力、团结力以实现国家的新生和“民族的再造”。

的乡村建设理论带有复古和封建宗法色彩,而晏阳初的理论则显露了西化和近代化的倾向。他们企图以社会改良来代替社会革命,用枝节问题的解决来取代反帝反封建的斗争,这就从根本上离开了我国的国情,脱离了 革命的目标,因此其成效甚微。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英逸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乡村建设论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英逸;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84584.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