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国立北京大学

[拼音]:Guoli Beijing daxue

著名综合性大学。其前身是清 办的京师大学堂,1898年创办于北京。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京师大学堂遭到破坏。1902年12月恢复。至1911年初具规模,全校共有七门十三科,学生四百多人。1912年5月改名北京大学,严复任校长。此后,虽对学校进行了一些改革,但封建思想仍甚浓。1917年1月, 革命家、教育家蔡元培出任校长,对学校进行了整顿和革新,贯彻 原则,提倡思想自由,培养学术空气,延聘著名学者任教,使北大面貌焕然一新,奠定了北大在我国教育、学术、思想界的重要地位。经调整,全校共设文、理、法三科十四个系,并成立文、理、法三个研究所,有学生一千九百八十人,研究生一百四十八人,教员二百一十七人,成为全国规模较大的大学。1920年在全国首招女生。1927年7月,把持 的奉系军阀取消北大,将北京的九所国立学校合并为京师大学校。1928年6月,国民 将京师大学校改称中华大学,8月又改为北平大学。由于原北京大学学生的强烈反对,1929年8月恢复原名,仍称国立北京大学。1930年, 以蒋梦麟出任校长,加强了对北大的控制。1937年 爆发后,北大南迁长沙,1938年4月又迁昆明,与国立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组成西南联合大学。抗战胜利后,北京大学于1946年10月在北京复校开学,共设文、理、法、工、农、医六个学院,三十三个系,两个专修科,有学生三千多人,胡适任校长,直到1948年底。

北大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北大学生发起了 ,积极参加了历次反帝反封建、反对 专制 统治的学生运动。北大在教学和科学研究上成就卓著,培养了许多第一流的专家学者,对我国近代革命运动和科学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星文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国立北京大学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星文;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84552.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