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ingbao Fukan
“五四”时期有重大影响的报纸副刊。《京报》是 (振青)主办的具有进步倾向的日报,1918年10月5日创刊于北京,1924年底增设副刊,陆续出有《京报副刊》以及《民众文艺周刊》、《女人周刊》、《儿童周刊》、《文学周刊》、《西北周刊》、《科学与宗教周刊》、《戏剧周刊》、《莽原》周刊等多种。《京报副刊》由孙伏园编辑,1924年12月5日创刊,日出一号,每号印16开纸8版,每月合订一册,至1926年4月24日《京报》被奉系军阀封闭而停刊,共出477号。该刊行销甚广,与先它创刊的《学灯》(上海《时事新报》副刊)、《觉悟》(上海《民国日报》副刊)、《晨报副镌》(北京《晨报》副刊)并称为“四大副刊”。
《京报副刊》是综合性刊物,哲学、 历史、 经济、伦理、宗教、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等各方面均有所兼顾,但偏重于文学,所发表的小说、诗歌、散文、剧本、杂文以及文艺评论、文学翻译等作品,约占一半以上。文学方面主要的撰稿人有鲁迅、孙伏园、 、高长虹、黎锦明、许钦文、陈学昭、向培良、荆有麟、尚钺、朱湘、冯文炳、 王莲友、 章衣萍、毕树棠、余上沅等,其中一部分是当时文学研究会、语丝社、狂飙社等文学团体的成员。文学之外其他方面的主要撰稿人则有张竞生、吴稚晖、高一涵、 、王世杰、马寅初、丁文江、孙伏熙、彭基相等。该刊有意办成一个“自由发表文字的机关”(孙伏园《从晨报副镌到京报副刊》),所以撰稿者很广泛。所发表的文章从政治倾向看,有不少宣扬“国家主义”、“无 主义”等思潮的,但有更多的文章表现出进步的革命的倾向,如高一涵的《 的唯物史观》、贺凯的《苏联革命纪念中的列宁》、刘侃之的《仇俄与反 者的面面观》、 的《答 先生》等,热情介绍 主义理论和苏俄革命情况,驳斥仇俄 的论调。1925年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反封建的学生运动遭北洋军阀 ,该刊发表一系列文章同情和支持女师大学生正义斗争。同年上海爆发“五卅”反帝爱国运动,该刊又出《上海惨剧特刊》、《救国特刊》、《沪汉后援特刊》、《反抗英日强权特刊》和《铁血特刊》共40多号。1926年“三·一八”惨案发生后,又发表抨击 执 政策,为死难烈士伸冤的文章数十篇。1925年1月间,该刊登出启事,征求“青年必读书”的书目,有人借机提倡青年读古书,逃避现实,埋头“国故”,鲁迅写了杂文《青年必读书》予以驳斥。鲁迅在这一时期斗争中写的其他一些重要杂文,如《未有天才之前》、《忽然想到》(一至九)、《我还不能“带住”》、《如此“讨赤”》、《大衍发微》、《可惨与可笑》等,也在该刊发表。
《京报副刊》强调“文艺与人生是无论如何不能脱离的,我们决不能够在人生面前天天登载些否定人生的文艺”(伏园:《理想中的日报附张》)。所发表的文学作品大部分都比较严肃,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与揭示社会矛盾或心理面貌,题材则多以小资产阶级青年生活为主。短篇小说如冯沅君的《买烧饼》、陈学昭的《烟霞伴侣》、黎锦明的《不速之客》、寿昌的《劫难》、曲广均的《哥哥》等,从不同侧面写出“五四”落潮之后一部分青年的精神苦闷。一般都采取直抒感兴,缺少人物性格描写,结构也较简朴幼稚。另一类以揭露丑恶的人情世态为主的小说,比较注重心理刻划,富于讽刺色彩,如许钦文的《竹青的死》、《遗憾》、《喝白水》等。有一些作品表现出比较鲜明的反抗精神,如桑蒂的小说《二狂人》,用象征手法写两位在“漫漫长夜”中立誓“烧尽现实的一切”的“狂人”,实际是歌颂向黑暗抗争的战士。尚钺的《神经错乱》,以一个妄想狂者日记形式,寓意地揭露了帝国主义侵略者是战争疯子。这些作品显然受鲁迅小说影响,模仿痕迹很重,技巧上不见圆熟。相比之下,该刊发表十多篇以故乡或儿时生活回忆为题材的小说,如健希的《烟雾惨淡之中》,黎锦明的《复辟》、《上衙门》、《梅花坝上》,许钦文的《青仙》、《印花布棉被》,胡其清的《故乡》,金满成的《三姐》,墨卿的《花会》等,笔触伸到了农村底层生活。有的反映宗法农村阶级矛盾和农民的苦难与反抗,有的揭示了农村种种生活 俗、道德面貌。题材比较新颖,描写比较真切,构思也比较成熟。诗歌创作大都是抒发小资产阶级忧伤情怀的自由体诗,格调消沉,艺术上缺少锤炼,少有成功之作。比较好的只有 的《大暑》、《泪雨》,朱湘的《苦雨》、《弹三弦的瞎子》,王莲友的《在辽河岸上》等,都是较严整的格律诗。高长虹写过不少宣泄个人情感的散文诗和小诗,如《创伤》、《草叔记年》等,模仿尼采的格言警句体,追求哲理却陷于晦涩。剧本有余上沅的《白鸽》、徐丹歌的《博士》、李开先的《在安琪小姐的客厅里》等,都是揭露知识界虚伪腐朽风气的独幕剧,情节构思比较稚拙,语言也缺乏生气。该刊还很重视文艺评论,对杨振声的中篇小说《玉君》、汪敬熙的短篇小说集《雪夜》、丁西林的话剧《一只马蜂》等,都发表过各种不同意见的讨论文章。此外,杨鸿烈的《我国文学观念的进化》、郁陶的《试验期戏剧的分化》等,是当时比较系统考察文学历史和现状的文章。该刊还用相当的篇幅刊登外国文学作品译作或介绍外国文学思潮的文章,涉及面较广,从古典主义到新浪漫主义,从欧美日到苏俄,许多国家各种流派风格的作品都有,但没有明确的选择和重点。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腾逸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京报副刊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腾逸;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84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