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民族解放运动理论

[拼音]:minzu jiefang yundong lilun

[外文]:theory of national liberation movement

关于殖民地半殖民地和被压迫民族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革命理论。K. 、F.恩格斯首先提出这一理论,В.И.列宁发展了它并使之成为严整的科学体系。 结合我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斗争的实际,以及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的经验,对 关于民族解放运动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恩格斯的论述

19世纪,随着资本的发展,民族压迫和殖民侵略不断加剧,欧洲与亚洲先后爆发了大规模的民族解放运动。欧洲的被压迫民族以爱尔兰、波兰和匈牙利为代表,在资产阶级领导下,外争民族自决,内求 ,要求建立统一的 共和国。在亚洲,特别是印度、我国、波斯的被压迫民族,以农民和手工业者为主力,反抗外来侵略,沉重地打击了殖民者的侵略活动,延缓了殖民地化的进程。 、恩格斯在探索无产阶级理论中,十分注重欧洲、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他们在分析爱尔兰、印度、我国、中欧各国、波兰、匈牙利等国的情况时,提出了关于民族解放运动的主要思想。他们常常把反对沙俄帝国的侵略政策,作为区分欧洲民族运动性质以及是否应当受到国际无产阶级赞助的一个界限,提出了“进步民族运动”与“反动民族运动”的思想。在分析亚洲殖民地问题时他们指出,殖民政策的野蛮行为既给亚洲带来了苦难,同时又“在亚洲造成了一场较大的,老实说也是亚洲历来仅有的一次社会革命”,“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马恩选集》第 2卷,第67~68页)。马、恩特别强调民族解放运动在变革世界中的作用,认为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必然给宗主国的统治以决定性的打击,对全世界的工人运动具有重要的意义;他们发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号召,明确指出无产阶级事业和被压迫民族解放斗争是不可分离的;他们把“压迫其他民族的民族是不能获得解放的”(同上,第 568页)这个国际主义和主义的根本原则放在第一位。

列宁的论述

进入20世纪后,世界已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完毕,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广大地区,除日本外全都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世界逐渐区分为压迫民族与被压迫民族。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反对和摆脱帝国主义的桎梏成为世界性问题。列宁针对这些新现象和特点,把马、恩提出的主要思想发展成为民族解放运动理论的严整体系。主要内容包括:

(1)世界民族分为压迫民族和被压迫民族,形成两大对立的营垒:人数众多的、附属的、没有平等权的被压迫民族与拥有巨大财富和雄厚军事实力的少数压迫民族。这一区分揭示了帝国主义国家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尖锐矛盾和对立。

(2)民族解放运动不可避免。帝国主义把殖民地半殖民地视为赖以生存的基础和转嫁经济、政治危机的主要场所,殖民政策的本质就是剥削。它们“除了各种暴行和各种不平等以外”,在客观上还移植了新的生产力,加速了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资本的发展,把殖民地半殖民地卷入了“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打破民族壁垒、消除民族差别、使各民族同化的趋势”(《列宁全集》第20卷,第11页)。帝国主义宗主国同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愈加尖锐,民族解放运动日趋高涨,殖民者为自己挖掘了坟墓。

(3)民族解放运动是世界主义运动的一部分。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以后,世界主义运动已成为全世界无产者同被压迫民族的联合行动。其主要打击目标是世界帝国主义。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从根本上改变了无产阶级的发展道路,成为推进革命的动力和世界主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4)民族解放运动具有巨大的作用。它是一支独立的积极的革命力量,能够摧毁帝国主义的殖民掠夺和侵略活动。列宁认为,民族解放运动是“一种酵母、霉菌”,能够帮助无产阶级登上国际舞台,完成其历史使命;它是一股新泉源,能够反转来影响无产阶级的发展和推动世界前进。

(5)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原则是民族自决权。民族自决权具体包括:自由分离和建立民族独立国家的权利;反对兼并和侵略干涉的权利;在民族 中保卫祖国的权利;实现民族彻底独立和彻底解放的权利。民族自决权的实质,是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与干涉,摆脱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建立民族独立国家,维护国家 ,实现经济独立,掌握自己的命运。〖HT〗

的论述

继承和发展了 民族解放运动理论。 关于民族解放运动的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我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我国 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问题》、《我国革命和我国 党》、《新 主义论》、《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全世界革命力量团结起来,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论人民 专政》、《我们党的一些历史经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等著作中。主要内容有:

(1)关于民族解放运动的根源问题。 指出,殖 义、帝国主义的侵略压迫是民族解放运动发生和发展的根源。帝国主义列强在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侵略和压迫,造成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民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帝国主义的侵略给自己准备了灭亡的条件,其中既有物质条件,也有精神条件。前者如工厂、铁道、枪炮等,后者如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大众的觉悟与斗争经验。

(2)关于民族解放运动的性质问题。 指出,民族解放运动是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革命,同时又是反对本国封建主义的 革命。民族问题实质上是阶级问题,在民族解放斗争中,阶级斗争以民族斗争的形式出现。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即是帝国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本国的地主阶级。革命的性质一般地说还没有超过资产阶级 革命的范围。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帝国主义阵线已被冲破,出现了第一个主义国家,它宣布愿意扶助一切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同时各资本国家的无产阶级从社会 党的影响下解放出来,他们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因此,在这个时代,任何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不再属于旧的资产阶级 革命的范畴,而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一部分,是世界社会革命的同盟军。

(3)关于民族解放运动在世界革命中的作用问题。 指出,随着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全世界反帝国主义的力量超过了帝国主义的力量。民族解放运动不仅是摧毁帝国主义的强大力量,而且是促进主义国家获得巩固的重要因素。

(4)关于民族解放运动发展的根本道路问题。 指出,无产阶级 *党必须积极参加并领导民族解放运动。在帝国主义时代,只有无产阶级及其 *党能够领导农民、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克服其各自的弱点,使革命和战争走上胜利的道路。无产阶级及其 *党要在民族革命运动中实现自己对运动的领导,必须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无产阶级 *党要把民族旗帜拿在自己手里,必须有民族团结的纲领,团结除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以外的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在民族革命统一战线的基础上,用民族革命战争反对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把民族 革命进行到底,争取民族彻底的政治独立和经济独立,进一步发展成为社会革命。

影响

一个多世纪以来, 、恩格斯、列宁、 关于民族解放运动的理论,鼓舞和指引着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的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一大批国家在这种思想影响下,通过自己的斗争,取得了民族独立,改变了世界的格局。 民族解放运动的理论对于已经取得政治独立的国家去进一步争取经济独立仍具有指导作用。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元白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民族解放运动理论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元白;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83504.html

赞 ()

相关阅读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