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Geteshede
[外文]:Johann Christoph Gottsched (1700~1766)
德国文学理论家、作家。1700年2月2日生于柯尼斯堡的一个牧师家庭。1714年进入柯尼斯堡大学学 神学、语言和哲学。1724年获得学位,在莱比锡大学任教。1766年12月12日逝世。
戈特舍德的哲学观点属于理性主义,他的哲学著作《世界的真髓》(1733)对沃尔夫庞杂费解的哲学体系作了比较通俗的解释。他把理性看得高于一切,理性的一条重要戒律就是从善避恶。人要享有幸福的生活,就得具有理性和美德,而不是仰仗教会或世俗的权威。他曾创办“道德周刊”,先后编辑出版《爱说闲话的有理性的女人》(1725~1726)和《老实人》(1727~1729)。
戈特舍德的文学观同他的哲学观是一致的。他认为,人的理性和美德是经过教育而发展起来的,教育的较好手段就是文学,尤其是戏剧和寓言。他反对18世纪初期内容粗俗、形式杂乱的德国戏剧。他认为法国戏剧是可资效法的榜样,主要指17世纪拉辛和高乃依的古典主义戏剧,而不是18世纪的法国宫廷戏剧。他把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的理论和创作介绍到德国,并奉之为唯一的典范。
他的著作《为德国人写的批判诗学试论》(1730)依据贺拉斯、布瓦洛、奥皮茨以及被曲解了的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全面阐述他的文学观点。他强调艺术的本质和任务是对人进行理性和道德教育,艺术创作的出发点应是对人有教育意义的道德准则。创作故事是道德准则的具体体现。故事只能摹仿自然,排除主观想象。其次,悲剧的主人公只能是王公贵族等“大人物”,市民阶级出身的“小人物”不得充当悲剧主角。喜剧讽刺的对象只能是“小人物”,如讽刺“大人物”则有失尊严。第三,为各种文学体裁规定了严格的规范。悲剧要遵守三一律,不能使用独白和旁白。喜剧的效果要来自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而不能靠语言的风趣、服装的奇特和动作的可笑,丑角绝不能上舞台。
戈特舍德从1726年起同著名女演员诺伊贝尔夫人从事戏剧改革。诺伊贝尔夫人领导的剧团按照他制定的规则演出,剧本都是他所认为的“正规剧”。这个剧团的演出在德国引起强烈反响,戈特舍德因此名扬全国。1730年他写成悲剧《濒死的卡托》(1731年演出),传播启蒙思想,并促进了戏剧的发展。1738年,戈特舍德同诺伊贝尔夫人的合作关系破裂。此后,他编成《按照古希腊罗马人的规则创建的德国舞台》(6卷,1740~1745),其中收入16出悲剧,19出喜剧,2出田园剧。后编辑1750年以后德国的剧目,题为《德国戏剧史必不可少的储备》(1757~1765)。
戈特舍德还提出语言规范化问题,著有《创立德语的语言艺术》(1748)。此外,他还有诗集《诗》(1736)和《较新的诗》(1750)。
戈特舍德是德国早期启蒙运动影响较大的作家,他为德国文学在18世纪中叶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他固步自封,反对任何发展。他生活在贵族宫廷文学盛行的时期,有不少过时的贵族观念,从40年代起,先后受到瑞士人布赖丁格和博德默,接着是“不来梅同人”和莱辛等越来越猛烈的攻击。这些批判把启蒙运动从一个阶段引向另一个更高的阶段。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严依婷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戈特舍德,J.C.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严依婷;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83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