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芥川奖

[拼音]:jiechuanjiang

日本《文艺春秋》社为纪念已故作家芥川龙之介于1935年设置的纯文学奖,目的在于奖掖文坛新人。芥川奖每年评选、发奖两次。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一度中断,战后于1949年恢复。每半年由评选委员会从各报刊杂志上发表的无名作家和新作家的作品(包括小说、戏剧)中选出一至两篇,先在《文艺春秋》杂志上发表,然后发给奖品和奖金。

芥川奖评选委员会由与《文艺春秋》社渊源较深的有成就的著名作家、评论家组成。评选委员有吉行淳之介、远藤周作、中村光夫、大江健三郎、井上靖、丹羽文雄、泷井孝作和安冈章太郎等。

第一届获奖作品是石川达三的《苍氓》。历届获奖的优秀作品有井上靖的《斗牛》(第22届)、堀田善卫的《广场的孤独》(第26届)、松本清张的《一部〈小仓日记〉》(第28届)、三浦哲郎的《忍川》(第35届)、开高健的《 皇帝》(等38届)等。这些作品反映了日本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艺术水平。一般认为芥川奖中选的作品是比较正统的纯文学,但也有一些不健康的作品入选。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于萌馨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芥川奖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于萌馨;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83420.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