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我国佛寺

[拼音]:Zhongguo fosi

[外文]:Chinese Buddhist temples

我国宗教建筑的主要类型。是供奉佛像、举行佛教礼仪、居住僧侣的地方,为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认为,佛教是公元1 世纪前后(东汉初)由印度传入我国内地的,随之出现了佛寺。当时我国建筑体系业已形成,匠师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和艺术经验,并且已建造过许多祭祀礼仪建筑和高层楼阁。佛教建筑包括佛寺、佛塔、石窟寺等,从一开始就受到这些传统因素的影响,与佛教我国化的进程相适应,佛寺的我国特色也逐渐加强。

佛寺建筑采取了我国传统建筑的院落式布局。寺中的单体建筑除了某些砖石结构的塔以外,也大都采取了木结构建筑方式,而砖石塔也大多模仿木结构建筑的形象。这说明佛寺的艺术面貌在整体上和世俗建筑没有太大的差别。事实上,除了殿堂里的佛像、宗教陈设、壁画和装饰的宗教题材以外,佛寺建筑本身与宫殿、衙署、住宅等十分相似,以致于它们常常可以互换。其实寺本来就是官署的意思。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建筑传统体系力量的强大和它的高度适应性,同时也取决于我国佛教自身的因素。人们认为佛寺是佛国净土的缩影,表征着佛的住所,在这里应该体现出平和与宁静,于是那种尺度近人、含蓄内向、充溢着理性精神的我国木结构建筑及其群体组合方式,自然也就成了佛寺建筑的蓝本。

我国最早的佛寺建筑是东汉明帝永平十年(67)的洛阳白马寺,为原来接待宾客的官署鸿胪寺改建的。东汉末,笮融在徐州建造了规模很大的佛寺浮屠祠。经三国到南北朝,由于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激化,社会动乱,再加以统治阶级的提倡,佛教和佛寺发展很快,仅北魏统治范围,正光(520~525)以后,就有佛寺3万多所,都城洛阳(北魏)即有1300多所,南朝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有500多所。

早期佛寺已经采用了院落布局,有两种方式:

(1)以佛殿为中心,和一般世俗建筑没有多大不同,主要见于中小型佛寺或由官署、住宅改造而成的佛寺;

(2)以塔为寺院中心,在大型的新建的佛寺中较多,如前述东汉白马寺、浮屠祠和《洛阳伽蓝记》记述的北魏洛阳永宁寺。徐州浮屠祠中心一塔,“堂阁周回”(《后汉书·陶谦传》),可以容纳3000多人。永宁寺中心木塔高达9层,据形容在5万米外都可看见,前为寺门,后有佛殿,四周廊庑,有僧房楼观1000余间,院墙覆瓦,四面各开一门。中心塔式寺院来源于佛 绕塔旋转以示崇敬的戒行礼仪要求。

隋唐以后,佛教更重义理,满足于宣讲义理需要的,以佛殿和法堂等殿堂建筑为主的布局更见盛行,寺内不一定有佛塔,或有也常常建在寺的后部和中轴线以外的别院。唐代都城长安有佛寺约百数座,一般都很大,有的大尽一坊之地,规模宏伟,甚至“僭拟宫殿”(《唐会要》)。唐代后期,佛寺发展更快,与皇帝发生了经济矛盾,武宗下诏“灭法”,一次即毁拆官寺4600余座、私寺4万余座,可见佛寺建筑之盛。

唐代以前的佛寺因遭到战争、“灭法”和自然的破坏,几乎全部不存,幸存者只有建于唐建中三年(782) 的南禅寺大殿和唐大中十一年(857)的佛光寺大殿,都在山西五台山。它们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两座木结构建筑,尤其佛光寺大殿,规模较大,艺术完美,具有宝贵的价值。但它们都只是孤立的殿堂,要了解唐代佛寺的群体布局,还得要依靠敦煌石窟唐代壁画中的资料,其中数百幅以上的大型净土经变画里的建筑群,就是寺院的反映。

敦煌石窟唐代壁画中,表现了佛寺中轴线上最主要的一座回廊院,前廊有1座或3座并列的院门,多为2层楼阁,院里中轴线上有1~3座殿堂,或单层或楼阁,在主殿前的左右回廊上建配殿,多为楼阁,院四角有角楼,常作钟楼和经藏之用,院内有露天舞台。据壁画所示迹象及文献记载,在大寺的中心回廊院周围还有许多建筑和较小的院落,如长安章敬寺就有48院,唐代道宣《戒坛图经》宋刻插图佛寺有50多个院落。壁画不过只表现了其中主要部分的面貌,但已显示了佛寺的群体美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现存宋元时期建筑的佛寺还有很多,其中大体保留有原来总体布局或某一院落布局的重要佛寺有天津蓟县独乐寺,山西应县佛宫寺,大同华严寺、善化寺,河北正定隆兴寺,山西洪洞广胜下寺等。独乐寺在山门内是一座结构为3层的观音阁, 中空,容纳高16米的彩塑观音像。佛宫寺内有一座高达67.3米、结构9层的释迦塔,是世界上现存较高的木建筑,也是我国现存唯一的楼阁式木塔。善化寺两进院,原来有回廊围绕,布局和敦煌石窟壁画表现者相似。隆兴寺总体纵长,前后原来共有5座建筑, 以偏后的楼阁群为主体。广胜寺有上下两寺,较简小,都是四合院布局。

现存佛寺绝大多数是明清时代建立或重建的,总数当有数千。其中在藏族和蒙古族分布地区及华北有不少独特的喇嘛教派佛寺,在云南南部有少数小乘佛教的佛寺,形式和汉族地区传统佛寺很不相同。

明清传统佛寺显然又有两种风格:

(1)敕建的大寺,多位于城市或其附近,地势平坦开阔,规模较大,建造官式建筑,总体规整对称,风格华采富丽,整饬严肃;

(2)山林佛刹,多建在名山胜境风景佳丽之地,密切结合地形和环境,布局不求规整,活泼多变,单体建筑近于民居,规模不大,风格纯朴淡素。北京智化寺、广济寺,山西太原崇善寺等属于前者,分布于各地名山如峨眉、九华、普陀、天台、雁荡等山的佛寺大都属于后者。

我国佛寺除了是宗教活动的场所外,在很大程度上也具有文化和旅游建筑的性质,它们丰富了城市的建筑艺术面貌,也妆点了整个我国的美丽河山。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乐容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我国佛寺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乐容;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83114.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