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宴乐渔猎攻战纹壶

[拼音]:yanyueyulie-gongzhanwenhu

我国战国时期青铜器。造型、纹饰相似的有3件,一件为故宫博物院所藏传世品;另两件分别于1965年出土于四川省成都市百花潭,1977年出土于陕西省凤翔县高王寺。器体造型均为战国早期流行的圆壶型式:侈口、斜肩、鼓腹,腹径较大处在壶身中部。肩部两侧有兽面衔环。有盖,盖上有3个鸭形钮(故宫所藏的一件盖已失)。壶身布满异色金属镶嵌的图像,构图形式为横向展开作多层分组配置。每层图像以斜角云纹饰带间隔开。人物均为侧影,不表现五官。每个人物均作单层平面配置,不表现纵深关系。但人物动作生动,人物之间的组合关系很明确。房屋、船表现为剖面,以清楚地展示活动于其中的人物动态。这些图像在绘画表现技法上尚处于幼稚阶段,但其题材内容多方面地展现了战国时期贵族生活的场景和战争、狩猎等活动。是了解战国时期绘画形式和表现技巧的重要实物资料。

百花潭出土铜壶高40厘米,口径13.4厘米,腹径26.5厘米,足高2厘米。器身图像分为4列:最上一列分为两组,左为 射,表现一组着长衣、佩剑、持弓的贵族正鱼贯进入上层的屋内演 射箭,其下有仆役在鼎、俎旁操作。右为采桑,表现一群男女在桑林中采桑、运桑,构图优美,穿插得宜。第2列也分为两组,左为表现以贵族宴饮为中心的乐舞活动。其左边有一双层楼房。楼上有贵族正在宴饮。楼下表现一组伎乐撞钟、击磬、吹笙,楼外一群执矛的表演者正应合着鼓师击鼓与丁宁的节拍翩翩起舞。据推测,所表演的是古代的干戚之舞(武舞),或即四川地区古代的巴渝舞。右组为以弋射为中心的活动。4 射者仰射雁群,有7只雁已被射中落地。其右有屋二层,下部作弧形帐篷状,其中有人物和射落的雁,似为与弋射有关的活动,上层的屋内有人 射。第3列为水陆攻战图,分上下层,表现步兵交战、攻城和舟战的内容,情景激烈;最下一层上部为狩猎图,有禽兽31头,4猎人持矛与兽搏斗,下部有以双兽组成的桃形图案一周(见彩图)。故宫博物院所藏的一件纹饰与百花潭出土壶基本相同。高王寺出土壶无采桑、攻战内容,其弋射部分特别精采,表现出弋射过程中的不同瞬间,准确而生动。

古代青铜器纹饰直接表现生活的图像流行于春秋晚期和战国早期,除镶嵌图像外,还有花纹突起和刻纹两种表现形式,其表现题材不出上述范围,而以狩猎纹最为多见。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成业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宴乐渔猎攻战纹壶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成业;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82914.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