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Houhu Huangce Ku
我国明代中央档案库。专门收贮全国赋役档案。建于明初,位于南京后湖(今玄武湖)中的群岛上。洪武十四年(1381)明朝推行黄册制度,下诏各府(州)、县编造赋役黄册,10年一次,每次 4套。布政司、府(州)、县各存一套,均青色封面,谓之青册;上交中央户部一套,黄颜色封面, 谓之黄册, 每届年终送后湖东西二库庋藏。最初,岛上只建有库房 9间,置册架35座。随着黄册每10年一造,每次汇送户部约 6万余册,新旧并存,册库也每10年增建约30间,逐渐扩及旧洲、中洲、新洲各岛。万历三十年(1602),册库约达667间,册架2660余座,收贮黄册153万余册。明末收贮黄册多达179万余册。为我国古代规模较大的档案库。
后湖黄册库初由户部侍郎代管,明都北迁后,由南京户科给事中一员和户部广西清吏司主事一员专管。洪武二十四年规定,每届全国新册汇送后湖之后,要委户科给事中一员,监察御史二员,户部主事二员,督同监生以旧册对比清查, 厘校讹舛, 并由管册官汇总户口、田土、税粮总数,进呈御览。后湖黄册库平时设办事吏30名,库匠、抬册夫、水夫、膳夫等百余名,另由国子监调拨监生50名专司晒晾。每届新册入库,新旧对比的“大查”之年,人员还要大量增加。送贮黄册均按朝(年)先后和所属区域分库保存。 库房均东西向, 前后有窗,以便通风日晒,册架一律木制,不准用竹,以防虫蛀。每年4~10月晒册,其他月份不准晒晾。库内禁绝灯火,湖内外防卫森严,每旬一、六开船过湖,平时与外界完全隔绝。对吏民查阅黄册限制尤为严格,明令敢有私受财物、偷抄洗改后湖黄册者,不分首从皆斩。
后湖黄册库匠役、监生工作劳苦。明中叶以后,由于王朝政治的 和黄册制度日趋废弛,后湖黄册库也每况愈下,册库经费支绌,匠役工作怠惰,库房不能及时修葺,黄册不能按时晒晾,虫蛀鼠咬,册籍霉烂,损失严重。1644年明朝灭亡,后湖黄册库随之消失,库存黄册也损毁殆尽。明正德年间(1506~1521)南京户科给事中赵维贤为记述后湖黄册库事迹,辑有《后湖志》。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修竹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后湖黄册库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修竹;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82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