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大佛寺石窟

[拼音]:Dafosi Shiku

[外文]:Great Buddhist Temple Grottoes

我国北方地区佛教石窟寺。位于陕西省彬县城西10公里的水帘洞乡大佛寺村附近的清凉山上。原名庆寿寺。石窟坐南面北,泾河自“佛洞”前蜿蜒东流。洞窟分布在东西绵延1公里长的清凉山上,现存大小窟、龛361个,其中洞窟107个,佛龛254个,造像1498躯。时代始于北朝,历经隋、唐、宋、元、明、清各代。1988年我国 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主窟大佛洞前有砖木结构的五层楼阁屹立,原为唐代所建。现存建筑是明嘉靖年间重建,经清代及现代修葺而成。楼高 32米,台基为方形,顶部为六角攒尖式。大佛洞是全寺的中心,也是全寺内较大的佛洞,南北长18米,东西宽34.5米,高31米,共有70龛,1001躯造像。窟内主像为西方三圣,阿弥陀佛居中,观音菩萨侍左,大势至菩萨侍右,均为石胎泥塑。阿弥陀佛高27米,宽10米,佛指长 2米。大佛背光边沿浮雕飞舞在碧空的22躯乾达婆和紧那罗。观音菩萨高21.5米,大势至菩萨高21米。大佛洞内四壁布满佛龛,龛内列置造像,小的仅2 厘米。窟内有“大唐贞观二年十一月十三日造”的题刻。

除大佛洞外,内有造像的洞窟尚有 5、6、10、102、104号窟。5号窟造像14躯,6号窟造像 103躯,102号窟造像3躯,104号窟造像9躯。10号窟俗称“千佛洞”,内有造像千余躯,结构布局严整,题材丰富,题记也最多,多属盛唐时期。

大佛寺石窟有石刻 2通,分别为《温室洗浴众僧经》和《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碑石8通。题记178则,其中唐24、北宋68、金2、元18、明65、清1则。

1979年成立了大佛寺文物保管所。国家曾两次拨款对大佛寺石窟进行了加固和维修,修复了窟前五层楼阁,大佛洞前修建起“明镜台”,大佛洞内新添了排水设施等。

参考文章

大佛寺石窟的简单介绍建筑与名胜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中震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大佛寺石窟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中震;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82610.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