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柯涅楚克,А.Е.

[拼音]:Keniechuke

[外文]:Александр Евдокимович Корнейчук (1905~1972)

苏联剧作家。生于乌兰克工人家庭。当过铁路工人。1929年毕业于基辅国民教育学院文学系。1952年后被选为苏共 。

柯涅楚克的成名作是《舰队的毁灭》(1933)。此剧描写革命水兵为了不使舰只落入敌人之手而把它炸沉的斗争过程。此后的戏剧力作有《普拉东·克列契特》(1934)、《鲍格丹·赫梅里尼茨基》 (1939) 和《在乌克兰草原上》 (1941)等。这3部剧作分别获得1941年和1942年度的斯大林奖金。

卫国战争爆发后,柯涅楚克奔赴前线,1942年写成《前线》,既讴歌了苏联军民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也揭露了军队的高级指挥机构中存在的种种弊端。《前线》充分显示了柯涅楚克观察生活的政治敏锐性和艺术表现上的思想尖锐性,这也是柯涅楚克的重要创作特色。此剧曾在《真理报》连载,影响极大,曾由 译成中文,1944年在延安演出。

战后的戏剧创作有《请到兹翁科沃伊来》(1946)、《马卡尔·杜勃拉瓦》(1948)、《雪球花林》(1950)等。从中可看出他善于在生活中捕捉喜剧性因素的才能。《翅膀》(1954)、《星星为什么微笑》(1957)、《在第聂伯河上》(1960)、《一页日记》(1964)有明显的时代政治烙印。之后一部剧作《心的记忆》(1969),描写了一个曲折的爱情故事,已经没有了先前剧作的政治尖锐性。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宾实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柯涅楚克,А.Е.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宾实;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82553.html

赞 ()

相关阅读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