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fandiaoxing
[外文]:pantonality
现代主义音乐的创作手法之一。“泛调性”一词为奥地利作曲家A.勋伯格所创用,表示“综合所有调性”之意,以说明他的作品中调性处理的特点,而不称为无调性。但泛调性一词并未得到普遍应用。1958年,美国音乐评论家R.雷蒂在其所著《调性、无调性、泛调性》一书中,又应用了泛调性这一名词,以概括20世纪音乐作品中一些既非传统调性又非无调性的新的调性语言特征。泛调性的主要标志是“流动的主音”,即在一种音乐结构中,同时有若干不同主音在发挥作用,但这些主音本身也是游移不定的。因此,流动的主音或游移的和声,是了解泛调性的起点。某些非线条性的双调性或多调性,亦属于泛调性范围。在泛调性结构中所包含的调性作用,并不依靠传统的确立调性方法,而是通过音程、旋律型与和声进行中所含有的调性关系来提示调中心的意义。泛调性结构中,也包括某些无调性因素,但并非彻底的无调性风格。因此,泛调性是介乎传统调性与无调性之间的一种新的调性思维方式。B.巴托克、I.F.斯特拉文斯基、P.欣德米特等人的不少作品,都属于泛调性音乐范畴。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旭彬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泛调性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旭彬;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82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