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国民收入统计

[拼音]:guomin shouru tongji

[外文]:statistics of national income

一个国家(或地区)整个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新创造的价值的生产、分配和使用的统计。

国民收入生产统计

国民收入是社会总产品的一部分,是社会总产品用以补偿已消耗的生产资料后剩下的那部分社会产品,国民收入生产额有生产法和分配法两种计算方法。

生产法

即从各物质生产部门的总产值中,分别扣除其生产中的物质消耗,得出各该物质生产部门的净产值,各物质生产部门净产值的总和就是国民收入。各部门或企业物质消耗计算的原则是:

(1)计算方法同总产值的计算方法相一致。例如,按工厂法计算的工业企业总产值不包括企业内部各车间半成品的周转额,因此,企业的物质消耗也只包括为生产企业最终产品而消耗的转移价值,而不包括作为企业内部周转的那部分产品(即在企业内进一步加工的半成品)的价值。对于只按加工价值计算产值的生产性作业的物质消耗,只计算因加工而引起的物质消耗,不包括加工对象本身的价值。

(2)物质消耗既包括具有实物形态的物质产品的价值,也包括生产性作业的价值,如与生产过程有关的运输费、邮电费、委托加工费等。

(3)物质消耗只限于生产过程中的消耗,不包括生产过程以外的物质产品的耗费。如一切非生产性固定资产的磨损,其价值并不转移到社会产品中去,不计入物质消耗。

分配法

利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各项构成要素倒算国民收入总量,又称倒算法。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构成要素包括劳动者的劳动收入、税金、利润、利息支出等。按各物质生产部门把这些要素加总起来,即得各个物质生产部门的净产值;各物质生产部门的净产值相加,即得国民收入总量。

按现行价格计算的国民收入总量,是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者当期新创造的价值总量,反映满足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的规模。它可与实际发生的国民收入的分配、再分配及使用指标联系起来,分析研究社会再生产的有关问题。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国民收入总量,适用于研究国民收入物量的发展变化,它消除了物价变动的影响。

国民收入分配统计

国民收入的分配包括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两个不同阶段。

初次分配统计指标

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在物质生产领域内进行。有两个基本指标:

(1)物质生产领域劳动者的原始收入。即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新创造的价值,如企业劳动者的工资。

(2)生产企业的纯收入。即劳动者为社会新创造的价值,包括由国家集中的纯收入(如税金)和由生产单位自留的纯收入(如企业留利)。

再分配统计指标

国民收入在初次分配基础上,又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分配,形成全社会以及生产部门、非生产部门和居民等方面再分配收入和再分配支出两类指标。国民收入再分配收支额是通过以下各种形式实现的:

(1)国家财政预算。主要以财政收支指标表现。

(2)银行信贷。主要利用银行存款、贷款和现金收支指标表现。

(3)国家价格政策,也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个手段。主要通过价格比例或依附于财政收支指标表现。

(4)非生产部门与生产部门和居民之间的收支活动。主要是以非生产部门劳动者的劳动收支、服务性收支(各服务企业为社会提供服务发生的收支)、转移性收支(各单位为尽社会义务而发生的收支)等指标表现。

国民收入分配、再分配的结果,从全社会讲,国民收入再分配收支总和是相等的。对生产部门讲,一般是再分配收入小于再分配支出;对非生产部门讲,再分配收入大于再分配支出;对居民讲,一般是再分配收入大于再分配支出。各方面再分配收支数额是计算他们最终收入的基础数据,是研究各种再分配比例的依据。

国民收入使用统计

国民收入最终使用于消费和积累两方面。主要指标有:

(1)消费基金。是用于居民个人和社会实际消费的那部分物质产品的货币表现。实物形态是消费品,包括居民个人生活消费品和社会集团公共消费品。消费基金分居民消费基金和社会消费基金。居民消费基金包括农民消费基金和非农民消费基金,计算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计算法,即根据居民消费的实物产品直接计算;一种是收支平衡法,即根据国民收入分配、再分配与最终使用的平衡关系间接推算。

(2)积累基金。是用于扩大社会生产、增加非生产领域的非生产基金和建立物资后备的那部分物质产品的货币表现。实物形态是扩大再生产用的生产资料和当年未消费的消费品。积累基金分为生产性积累和非生产性积累,固定资产积累和流动资产积累。积累基金总额有两种计算方法:一种是用年末与年初固定资产净值和流动资产价值的差额;一种是用本期新增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减去本期内减少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差额。

积累基金与消费基金之和为国民收入使用额。国民收入使用额与国民收入生产额的关系是:国民收入使用额=国民收入生产额+进口-出口-损失。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吉羽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国民收入统计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吉羽;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82280.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