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xiaochengzhen shequ
[外文]:small town community
发展规模较小、集中程度较低的以从事非农业社会经济活动为主的社区。在我国,小城镇社区是连结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的中间环节,是现代社会中一种基本的社区类型。
小城镇社区的范围世界各国划分城乡的标准不同,小城镇的范围也各不相同。世界上多数国家或地区都以居民点的人口数量作为划分城乡的主要标准。一般来说,人口密度较大的国家或地区,城镇人口标准的起点较高,小城镇人口的下限和上限也较高。反之,人口密度较小的国家或地区,城镇人口标准的起点较低,小城镇人口的下限和上限也较低。我国的小城镇大体上由 3个部分组成:一是非农业人口20万以下的小城市。二是经省级国家机关批准设置的镇,即建制镇。它包括:
(1)县级地方国家机关的所在地。
(2)总人口在 2万以下的乡而乡 驻地非农业人口超过2000的集镇;总人口在 2万以上的乡而乡 驻地非农业人口占全乡人口10%以上的集镇。
(3)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稀少的边远地区、山区和小型工矿区、小港口、风景旅游区、边境口岸等地,非农业人口虽不足2000人,但确有必要设置而又经过批准的小镇。三是农村集镇,即非建制镇。
小城镇社区的历史发展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城镇的发展极其缓慢,直到1800年,世界城镇人口仅占总人口3%左右,而且绝大多数都是规模不大的城镇。随着资本和工业革命的发展,世界城镇化的进程大大加快。19世纪以来,世界小城镇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并正在进入第三阶段。第一阶段是19世纪初至19世纪中期。这一时期,近代工业首先在纺纱、织布、印染等部门建立起来。与这些轻工业部门的发展相适应,世界人口城镇化的突出特点是小城镇的加速发展。1800年(这是对世界城镇人口有比较可靠估计数字的最早年代)至1850年,世界城镇人口由2930万增至8080万,增长1.8倍。其中1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镇人口从1370万增至5180万,增长 2.8倍;小城镇人口在城镇人口中的比重也由46.8%上升到64.1%。第二阶段是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50年代。这个阶段,煤炭、钢铁、机械、化学、电力等重工业部门得到了迅速发展,与这些工业部门的发展相适应,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也较快地发展起来。反之,小城镇的发展速度却逐渐减慢,比重也逐步下降。1850~1950年,世界城镇人口由8080万增至 70640万人,增长7.7倍;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由4个增至72个。同期,1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镇人口由 5180万增至30040万,仅增长4.8倍。它在城镇人口中的比重也由 64.1%下降到42.5%。第三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电子、宇航等新兴工业的迅速发展和煤炭、钢铁等传统工业的相对衰落,许多发达国家的人口城镇化出现了一个新的动向,即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人口比重或人口数量持续下降,中、小城镇人口比重或人口数量逐步回升。美国5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1950年是17.6%,1977年下降到13.4%;同期1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镇人口却由 29.7%上升到 37.4%。英国 7个大城市群的人口,1951年曾达到1855万,1971年减少到1775万,它们在城镇人口中的比重由46.8%下降到41.3%。日本50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也从1975年的24.8%下降到1978年的23.3%。发达国家人口城镇化的这一新动向表明,小城镇的发展正进入一个新的阶段。20世纪50年代之后,许多发展我国家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仍在盲目地、片面地发展。由于发展我国家人口基数大,人口城镇化的速度几乎比发达国家快 1倍。从世界范围来看,这一时期,小城镇的发展仍然是缓慢的,其人口在城镇人口中的比重仍在继续下降。1950~1970年,世界城镇人口由70640万人增至 139900万人,增长98%;同时期,10万人口以下小城镇人口由30040万增至53510万,仅增长78.1%,它们在城镇人口中的比重已由42.5%下降到38.2%。但是,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人口城镇化经验的逐步积累,发展我国家的小城镇将会进入加速发展的阶段。
我国小城镇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代曾经是小城镇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但是,到了近代,许多小城镇逐渐衰落了。我国建立以后,小城镇曾一度发展较快。从50年代后期开始,由于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的失误,小城镇的发展遭受了严重挫折。例如,1949年有县级市68个,1961年曾发展到 127个,1976年降到89个。建制镇的发展状况也是如此,1949年约有2000个,1953年发展到5402个,1978年降到2850个。1978年我国 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小城镇有了较快的发展(见1985年年底我国小城镇发展概况一览表)。
表中数字说明,1985年底我国小城镇总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30.40%,占城镇总人口的68.36%;其中非农业人口占全国非农业人口的 44.50%,占城镇非农业人口的54.26%。
小城镇的功能我国小城镇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具有特殊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
(1)它是周围农村社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活动的中心。小城镇是农村工业和手工业的生产基地,农村商业和服务业最集中的场所,农村交通运输和信息传递的枢纽,农村政治、行政、社会组织活动的中心,农村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等事业最发达的地方。加强小城镇建设,有利于支援农业,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和商品化;有利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地方经济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发展农村的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促进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加强对农村的指导和管理,促进农村的 和法制建设;有利于传播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促进农村的现代化。
(2)它是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之间的纽带和桥梁。在商品经济基础上,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城乡之间在人员、物资、资金和信息等方面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交流越来越频繁,小城镇则是城乡之间进行联系和交流的中间环节。加强小城镇建设,不仅有利于小城镇社区本身的发展,而且对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的发展也必然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就小城镇为大中城市服务而言,它可为城市提供原材料、农副产品、初级日用品和各种劳务,为城市的产品、资金、技术、人才等开辟广阔的农村市场,还可容纳农村剩余劳力,从而控制大中城市人口的过分膨胀,接受城市更新换代淘汰下来的技术、设备、产品和企业,以促进大中城市的产业结构向高、大、精、尖、新的现代化方向发展。
(3)它是社会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现代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口、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要素在城—镇—乡之间的梯度配置和在空间上的合理布局,是充分发挥社会整体功能、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加强小城镇建设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镇—乡三级梯度结构,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是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工农差别,实现城—镇—乡一体化和整个社会现代化的发展之路。
小城镇的特点我国小城镇是介于城市和农村之间的中间性社区,它具有许多亦城亦乡、非城非乡的特点。
(1)人口状况。人口密度大于农村、小于城市。人口素质较高,社会结构比较复杂。居民间的血缘关系较少,业缘关系较多。居民多数来自辐射圈内的农村社区。小城镇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阶梯,许多小城镇流动人口的比重甚至超过城市。
(2)地理环境。小城镇点多面广,比较接近农村和自然资源,它的形成和发展受农村经济和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小城镇以广大农村为生态屏障,生态环境比较优越。
(3)经济结构。生产力以适用技术为主,呈多层次并存状态。产业结构以非农产业为主,专业分工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在所有制上,呈现出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局面。在不同的小城镇、不同的经济领域,各种所有制经济所占的比重也不相同。
(4)社会组织。政治组织和管理机构比较健全。教育、文化、科学技术、医疗卫生、生活服务等设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5)家庭结构。居民的家庭规模较小,核心家庭占绝大多数,家庭的生产职能、教育职能已逐渐削弱。
(6)生活方式。人们的生活节奏较快、时间观念较强,活动空间已逐渐从家庭走向社会。人们的行为主要受行政、法律规范的制约,人际交往的面较广、频率也日益增强。
(7)心理特征。业缘观念较强,有一定的社区认同意识,乡土观念、家庭观念已经淡化。
理论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就小城镇的概念、区位、结构与功能,小城镇在乡村城市化过程中的地位,小城镇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等方面作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对于小城镇是“城”、还是“乡”的问题,人们的看法很不一致。大致有这样几种观点:
(1)小城镇属于城市社区的范畴;
(2)小城镇是农村社区的组成部分;
(3)小城镇中的一部分(如建制镇、工矿镇等)归“城”,另一部分(如农村集镇)归“乡”;
(4)小城镇介于城乡之间,是城乡的结合部。对于这个“结合部”,实际上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可称为“城尾乡首论”,即认为小城镇是城市社区之“尾”,农村社区之“首”,是两类社区的重叠部分;另一种可称为“中间社区论”,即认为小城镇是城乡之间的中间环节,它与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有密切联系,但它又是不同于这两类社区的一种相对独立的社区。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瀚彭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小城镇社区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瀚彭;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82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