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公营经济

[拼音]:gongying jingji

[外文]:public economy

我国新 革命时期革命根据地内由 和军队、机关、学校直接经营的农工商业,实质上是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它是革命根据地经济的领导成份,担负着保障财政供给,领导和带动合作社经济和私人经济发展的任务。

公营经济开始建立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初期。1927年建立的井冈山根据地就有军械处、被服厂、公卖处、公营商店等。1931年11月中央工农 在江西成立后,公营经济有了显著发展,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发行货币,兴办了军械、织布、造纸、印刷、制药、农具、开采煤炭钨矿等工矿企业,设立了对外贸易局、粮食局,并直接经营食盐、棉布的进口和粮食、钨砂的出口以及根据地内部市场的粮食调剂等重要商品的流通。 时期,为了克服因日本帝国主义者和 加紧经济封锁而造成的经济困难,减轻人民的财政负担,并为 建立可靠的物质基础。根据地人民 领导军民贯彻执行我国 制定的“发展经济,保障供给”、“公私兼顾”、“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方针政策,开展大规模的生产运动,公营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一方面, 统一经营的工业迅速增长,如陕甘宁边区,1937年公营工厂职工只有700人,1942年增至约7000人,占边区工厂职工总数的一半以上。纸张、药品、火柴和公用棉布基本自给,并能炼铁,制造小型机器和化工原料,炼制汽油柴油。另一方面,部队、机关、学校以农业为主,包括工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生产事业也蓬勃成长。这就使部队机关学校自己动手克服了物质困难,减轻了人民的负担,增强了军民团结。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解放区随着革命战争的胜利而扩大,公营经济在老解放区继续发展,在新解放区没收日本帝国主义侵华产业和 官僚资本归人民 所有,到我国建立,逐步发展成为掌握全国经济命脉的主义国营经济。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巍奕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公营经济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巍奕;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82155.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