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文字改革

[拼音]:wenzi gaige

[外文]:language reform

有广狭二义。广义指语言和文字的有计划发展,又称“语文规划”。狭义只指文字的有计划发展。这种有计划发展的目的是为了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所以又称“语文现代化”。由于条件和要求不同,文字改革有各种不同的模式。

语言的有计划发展:

(1)推广共同语,包括民族共同语,多民族国家的全国共同语,几个国家共用的区域共同语。

(2)学 外国语,包括殖民地的语言教育。

(3)书面语的口语化。

文字的有计划发展:

(1)在无文字民族中创制文字。

(2)字母改革,包括拼写法改变,字母表的部分或全部改换;音节字母改为音素字母。

(3)词符改革:a.词符整理,包括统一规范、减少数量,简化符形;b.词符补充字母,包括字母用于文字之外和字母进入文字之内;c.词符和字母的混合文字改为全用字母;d.词符文字改为字母文字。

发生文字改革的原因主要如下:

(1)经济发展,例如农业社会发展为工业社会,在改进交通、设立工厂、普及教育的同时,要求提高语文效率。

(2)人民迁移,例如欧洲人迁移到新大陆,建立国家,需要选择和推广通用的语文。

(3)宗主国对殖民地推行教育用语;新独立的国家创制或选择文字。大国分解成几个国家,或者各自为政的地区合并成一个国家,都需要建立和推广国家的共同语文。

(4)新的语文技术促成古老文字的改革。

我国汉族的文字改革

汉族的文字改革又称汉字改革。改革由群众运动开始,以 的决定和实施为归宿。主要内容如下:

制定表音符号,统一汉字读音

汉字积累到 6万之多,可是缺乏一套表音符号。1892年厦门卢戆章发表他设计的拼音方案,叫做“切音新字”(厦腔)。这样开始了我国人自觉的拼音化运动,而以前只有外国传教士的中文罗马化。根据“切音新字”,清末的拼音化运动被称为“切音字运动”。

从发表切音新字到民国成立( 1912 )的20年间,人们提出了近30种拼音方案,其中汉字式字母的占 2/4,速记符号式和拉丁字母式各占 1/4。

1913年北洋 教育部召开“读音统一会”,制定第一套法定的注音字母(后来改称注音符号),1918年正式公布。从此,小学生先学注音字母,后学汉字。

可是,注音字母是汉字式字母,不便在国际间应用,于是,又制订“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1928年由南京 大学院(即教育部)公布,作为“注音字母第二式”(见国语罗马字)。

在苏联拉丁化运动 中,留苏我国 党员和苏联语言学者设计了另一套中文拉丁化字母,在苏联华侨中用于扫盲。1933年传来我国,称为拉丁化新文字,开展了一个拉丁化群众运动。

1955年,成立我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下设“拼音方案委员会”,制订拉丁字母的汉语拼音方案,1958年由 通过公布。汉语拼音字母在小学用于给汉字注音和拼写普通话,代替过去的注音字母和国语罗马字。不少文改运动者要求采用汉语拼音文字。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 的政策是,以拼音辅助汉字,不是代替汉字。

汉字的简化和整理,书写序列的横排

清末开始提倡简化汉字。1935年上海有15种杂志试用手头字(300个)。不久,南京教育部公布“第一批简体字表” ( 324字),但是立即收回不用。写字的人,一向喜欢写行书,行书中多半是简体字。简体字实际上存在已久,只是未被承认为正体。

汉字简化的要求,到1956年才得到 采纳实施。这时候,公布了“汉字简化方案”( 515个简体字和54个简化偏旁), 1964年类推成为《简化字总表》(2236字)。

汉字原来是从上而下直行书写的, 时期提倡改为从左到右横行书写,但是只在少数科技书刊应用。1956年推广横行书写,用于一切报章,杂志和书籍,只有翻印古书等特殊场合仍用直行书写。

推广共同语,改用白话文

汉字和汉语拼音字母,都是书写汉语的符号,推广共用语是文字改革的中心工作。

在方言复杂的汉民族中间,需要一种大家通用的民族共同语。明清时代,最需要共同语的主要是官吏,因此共同语称为“官话”。老百姓大都安土重迁,不感觉共同语的需要。

到了清末,国家意识抬头了。在日本的影响下,把“官话”改称“国语”。提出了推广国语,扫除文盲,实行义务教育这一系列的时代要求。1919年“五四”白话文运动要求文体改革,废文言,用白话。白话文运动就是把口头的共同语写成书面的共同语。

北洋 的教育部实行了如下的改革:推行国语,在1924年决定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编辑标准音的《国音常用字汇》(1932年才出版)。小学语文改用白话文,国文课改称国语课。应用文和文学作品逐步改用白话。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成为主导的现代文体。

1955年举行全国文字改革会议, 把“ 国语”改称“普通话”,给它下了定义:普通话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汉民族共同语(后来又加: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这时候强调各民族语言应当有平等的发展机会,不用“国语”的说法,避免以汉语强加于少数民族的误会。

经过20多年,各民族间的往来频繁了,大家感觉需要一种全国通用的共同语。1982年新 规定: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汉族人口占全国的极大多数。以主体民族共同语作为全国通用的共同语,是国际惯例。推广普通话不是废除方言,也不是强制少数民族学 ,而是在母亲语以外自愿学 一种应用更广的共同语。

汉字改革的主要目的之一即是改进语文的应用技术。应用技术方面甚多,这里举 3个例子。

(1)汉字打电报要用“四码”( 4个数字代表一个汉字),不方便。清末就有人提倡电报拼音化。1925年东北四洮铁路创办注音字母电报,不久推广到东北各铁路。1949年改为拉丁化新文字电报。1958年改为汉语拼音电报。在“革命”中,取消了东北铁路拼音电报,改回“四码”。现在,新华通讯社和各大报社有部分驻外记者用汉语拼音打回新闻电报。

(2)汉字排序不便,检查费事。有了注音字母和汉语拼音字母以后,开始了排检法的音序化。音序排检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单纯字母序列法,跟英文相同。另一种是“音节、汉字、音节”三层序列法。现在有多种词典和百科全书采用后一方法排列正文。

(3)100年前发明了打字机,字母文字的书写进入机械化时代。汉字也有打字机,但是只能由专业打字员应用。电子计算机可以更灵活地处理汉字。在小键盘上输入汉字,要把汉字编成代码,才能打入。另一种方法是,以词和词组为单位,打入汉语拼音,由计算机自动变换成为汉字输出,不用编码。这种智能化的从拼音到汉字的自动变换法,跟日文语词处理机的“假名汉字变换法”原理相同。

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在1977年采用汉语拼音字母作为拼写我国地名的国际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在1982 年采用汉语拼音字母作为拼写汉语的国际标准。汉字在拼音的帮助下正在向应用技术现代化前进。

1958年归纳文字改革为 3项任务: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订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这些任务,有的已经部分完成,有的是长期工作。

台湾省不谈文字改革,但是由于实际需要,做了不少工作。首先是推行“国语”(不称普通话),已经基本成功。学校都用“国语”为教学语言。其次是提倡标准行书,其中有许多简体字,不过只用于手写。第三是出版大量的注音读物,用注音字母直排,不同于汉语拼音字母横排。1986年台湾省公布修订的国语罗马字,改称国语注音符号第二式,放弃字母标调,采用符号标调,跟汉语拼音方案接近。

香港官方文书一向用英文。群众口语通用广州话(称为广东话)。印刷用繁体字。 香港在即将归还我国的前夜,情况正在变化。利用汉语拼音学 普通话的人多起来了。香港和大陆的往来日益频繁,语文上必然渐趋一致。

国外华人社区也有文字改革问题。例如新加坡共和国的人民多数是华人。他们在1965年建国以后,除主要用英文以外,发生华语教育的改进问题。为了沟通方言,他们推广共同语,称为“华语”(不称普通话,也不称国语)。他们规定:在学校里只说华语,不说方言;在社会上多说华语、少说方言。他们采用简体字,因为简体字比较易学易用;他们采用拼音字母,因为它就是拉丁字母,便于在新加坡和国际间应用。新加坡的成功,使它成为马来西亚和东南亚其他华人社区的榜样。

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字改革

我国有50多个少数民族。建立民族自治区(省一级)的有5个:内蒙古(蒙古族)、新疆(维 族)、广西(壮族)、宁夏( )、 (藏族)。 语文跟汉族相同。其他 4区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文。

壮族原来只有不完备的“壮字”,是仿照汉字创造的壮语形声字(类似越南的“字喃”)。我国建立后不久,创造了拉丁化的拼音壮文,共有32个字母,除拉丁字母外,有6个新字母和5个声调字母,1957年公布。拼音壮文是人民币上五种文字之一。1981年拼音壮文作了修改,取消了新字母,完全采用国际通用的26个拉丁字母。

维 族在古代用回纥字母,10世纪时改信 教,改用阿拉伯字母。20世纪50年代初作了正词法的修正。1959年制订拉丁化的新维文,1964年正式推行。1982年停止使用新维文,恢复阿拉伯字母的老维文。

内蒙古自治区的蒙古族用老蒙文,是从回纥字母改造而成的,拼写法复杂,与读音脱节。内蒙古曾一度使用斯拉夫字母的新蒙文,后来又恢复老蒙文。拟定了一个蒙古语的拉丁字母转写法,作为国际应用。

藏文是在 7世纪时参照梵文字体创制的,现在没有改革的要求。也拟定了一个拉丁字母的转写法,作为国际应用。

此外,少数民族制订拉丁化新文字的还有:哈萨克族( 情况同维 族 )、布依族、苗族、彝族、侗族、黎族、纳西族、傈僳族、哈尼族、佤族、白族。原有拉丁字母文字作了修改的有景颇和拉祜两种文字。西双版纳和德宏两种傣文也在原有字母基础上作了修改。这些新文字,有的在本族本地应用,有的只作原有文字的注音。

越南、 和日本的文字改革

越南、 和日本原来都用汉字,因此有跟汉族相似的文字改革问题。

越南文字经历了汉字、字喃和拼音文字3个阶段。公元之前,汉字传入越南。14世纪仿照汉字创造越南形声字(也有会意、假借),称为“字喃”,用越南语书写文学作品。字喃跟汉字长期并用,始终未能排除汉字的统治地位。17世纪欧洲传教士拟订多种拉丁化的越南语拼音方案,其中法国传教士A.de罗德(1591~1660)的方案,经过修改成为今天的越南新文字。1885年越南南方首先成为法国殖民地,中小学开始教学拼音文字。1945年越南成立 共和国,以新文字为法定文字,废除汉字。

使用汉字约有一千七八百年之久。起初用汉字文言。8世纪时,用汉字的音写 语,称为“乡歌”或“乡札”。又用汉字写成朝汉混合文字,其中有的是汉字汉义,有的是汉字记 语音(主要是虚词),语法根据 语,称为“吏读”。到15世纪, 文化发展,要求有更完备的文字,于是制订28个音素字母,1446年在《训民正音》一书中刊印公布。现在用40个字母,其中21个表示元音,19个表示辅音。这套字母人们称之为“谚文”(通俗文字)。谚文字母不作线形排列,而是叠成方块,向汉字看齐。每个方块代表一个音节。历代相承,积有1 万多个方块,现代通用的有2700 ~ 3500个。1894年后汉字谚文混合体成为 公文用的法定文字。 北方在1948年废除汉字,以纯粹的谚文作为法定文字, 南方仍旧用汉字谚文混合体,把汉字减少到1900多个,一般出版物很多全用谚文。

日本学 汉字汉文大约开始于 3世纪。后来,把汉字当成记音字母,记录日本语,写成诗歌;或者跟表意的汉字混用,记载历史。起初用汉字记音是随便写的,后来慢慢有些条理,并把汉字简化,创造出日语的音节字母,称为“假名”。假名字母表称为“五十音图”。有两种体式,楷书体叫“片假名”, 草书体叫“平假名”。到 7世纪,出现夹用汉字而以假名为主的日文著作。日本也仿照汉字创造一些日本专用的汉字(所谓“倭字”),但是为数不多。明治维新(1868)以后,有意识地进行文字改革。推广以东京(江户)语音为标准音的国语。一般读物中的汉字全部在旁边注上假名,实行读音统一。小学语文课本从半文半白的文体改为口语化的文体。日本的文改运动者在1866年提出废除汉字,1872年提出改用罗马字, 1973年提出限制汉字字数。日本“国语审议会”拟定的“当用汉字表”(1850个汉字),1946年由内阁公布,后来在1981年改为“常用汉字表”(1945个汉字), 公文和一般出版物所用汉字以此为度。小学课本只用 百个汉字,常用汉字表中有许多简体字。同时,整理了假名的使用法。日语罗马字起初有美国人设计的“黑奔式” (Hepburn)。后来,日本学者另订“日本式”,使拉丁字母更科学地表示日语。 1937年内阁公布“训令式”,以“日本式”为基础而略作修正。国际标准化组织已经采用训令式作为书写日语的国际标准。但是日本铁道、外交、商人等 惯用黑奔式。今天日本的正式文字是汉字假名的混合体。全用假名不是正式文字。罗马字是辅助的拼音工具。

其他国家的文字改革

十月革命后,苏联实行文字改革。1917年公布俄文新正词法,把俄文字母从原来的37个减少到33个。1921~1932年间,苏联在少数民族中进行文字拉丁化运动,把原用阿拉伯字母的各种文字改为拉丁字母,给原来没有文字的各民族创制拉丁化新文字。后来,1936~1940年间,放弃拉丁化,改为斯拉夫化,向俄文看齐,把所有新创的拉丁化文字都改成斯拉夫字母。

蒙古人民共和国起初尝试把老蒙文改为拉丁化,后来在1941年向俄文看齐,改为斯拉夫字母的新蒙文。

土耳其在 革命成功以后,1928年把阿拉伯字母的土耳其文改成拉丁化,这种新土耳其文一直使用到今天。

印度尼西亚的文字在历史上经过三次改革。起初用印度字母,后来改为阿拉伯字母,之后又改为拉丁字母。这反映了佛教文化、 教文化和 教文化先后来到这个千岛之国。16世纪,荷兰人占领印尼,带来了拉丁字母。1945年印尼独立,以拉丁化的印尼文作为法定文字。印尼文的拉丁化是东方拉丁化的一件大事。

有古老文化传统的印度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字的大国。 1950年独立后, 要解决复杂的语文问题。在英国统治下,英文已经成为行政和教育的文字。独立后想要改用印地文代替英文,作为全国通用文字,事实上难于做到。印度各邦(相当于我国各省)大体上按照语言划界,每邦规定一种邦内的通用语文,有14种法定的语文。

非洲许多新独立国家都有语文问题,有的国家没有共同语,有的国家没有自己的文字。他们将长期采用殖民地时代沿用下来的宗主国语文作为行政和教育的语文呢,还是建立自己的民族语文呢,这是需要解决的问题。东非一些国家推广斯瓦希里语及其拉丁化拼音文字,作为几个国家的共同语文,准备以此代替原宗主国的语文。

历史较久的各种欧洲拉丁化文字,现在处于稳定状态。可是提倡改革者也大有人在。改革的目标是正词法的规则化和文体的口语化。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文的拼写法改革问题提到国会的议事日程上,但是没有通过。美国提倡商业文件的文体通俗化。 教会已经把半文半白的英文《圣经》改译成便于朗读的现代口语。

在国际交往频繁的时代,语文规划扩大到国际关系。1945年成立联合国, 立即发生工作语言问题。拥有150个以上会员国的联合国,规定以英语、法语、西班牙语、俄语和汉语 5种语言作为工作语言,后来又加一种阿拉伯语。有人认为工作语言太多是浪费。欧洲共同体现有12个会员国,由于工作语言问题没有解决,预算的很大一部分浪费于多重翻译。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法语是公认的国际会议语言。1921年华盛顿会议开始,英语与法语并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英语的应用大为扩大。语文规划的学者们认为,应当规定一种国际通用语,使世界各国节省多重翻译的金钱和时间,便利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国际交流。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努力于制订各种非罗马化文字的罗马字母拼写法的国际标准,便利情报的国际传输和检索。这是国际关系中新发展的语文规划技术。

参考书目

周有光:《汉字改革概论》,文字改革出版社,北京,1979。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文言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文字改革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文言;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81972.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