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列宁美学思想

[拼音]:Liening meixue sixiang

[外文]:esthetic thought of V.I.Lenin

列宁对美学问题论述的总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列宁继承和发展了 、恩格斯的美学思想,对文艺的本质特征及其社会作用,对无产阶级文艺发展的规律作了系统的深刻的论述,为苏联 党制定在文化艺术领域的方针政策奠定了理论基础。

文艺与反映论

唯物主义反映论对于探讨审美活动中的主客体关系、艺术与现实的关系这一美学的基本问题,具有方 的指导意义。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哲学笔记》等著作中,总结了现代哲学、历史和自然科学发展的经验和成果,批判了在哲学领域流行的主观唯心主义、不可知论,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列宁指出,艺术是反映现实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不是用抽象的概念和公式,而是用具体感性的、富有审美情感的形象来概括反映生活的本质方面,既作用于人的理智,也作用于人的情感。艺术认识与科学认识不同,在科学的概括和综合分析中,被舍弃的偶然事件、个别情况、个别特征,可以而且应当在艺术描写中加以强调和渲染。因为在艺术作品里,“全部的关键在于个别的环节,在于分析这里典型的性格和心理”。艺术区别于科学的美学特征,在于它需要在感性与理性、现象与本质、个别与一般的有机统一中,去完整地把握活生生的社会生活,塑造概括反映生活本质方面的艺术典型。因此,列宁十分重视文艺的真实性和典型化原则,高度评价文学、绘画等方面的现实主义作品,而且常在论著中引用这些作品中的典型形象。

列宁评论Л.Н.托尔斯泰(1828~1910)的一组文章,是运用反映论原理具体分析文学现象,把社会学的分析和美学的分析有机结合起来的典范。列宁不是从作者的主观意图而是从作品反映的客观内容及其社会意义出发,对托尔斯泰的创作和他的学说作出分析和评价,认为托尔斯泰作为俄国千百万农民在俄国资产阶级革命快到来时的思想和情绪的表现者,是伟大的。他在自己的作品里惊人地、突出地体现了整个第一次俄国革命的历史特点以及它的力量和它的弱点,从而得出了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的科学论断。列宁指出,托尔斯泰的艺术独创性不仅在于他极其熟悉地主和农民的生活,创作了无与伦比的俄国生活的图画,而且在于他把农民的心理放到自己的批判、自己的学说当中,所以有充沛的热情,有说服力,从而使他的创作具有撕下一切假面具的最为清醒的现实主义美学特征。

文艺与阶级分析

列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阶级分析的方法,论证了艺术在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进一步奠定了艺术社会学的方 基础。他认为文艺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能动地反映各个社会集团和社会阶层的相互关系,表现其错综复杂的社会心理、情绪、审美理想和要求。在阶级社会中,各种形式的阶级斗争,特别是各种社会政治思潮的斗争,对文艺的发展有深刻影响。俄国进步文学的发展是同人民解放运动的发展,同人民觉醒的过程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到了无产阶级时期,为了公开和广泛地进行阶级斗争,必须发展严格的党性。在文化艺术领域,就要求用真正自由的、公开同无产阶级相联系的写作,去对抗伪装自由的、事实上同资产阶级相联系的写作。列宁在总结无产阶级文艺发展经验的基础上,论述了主义文艺的方向和任务,认为这种新型文艺不是为饱食终日的贵女人服务,不是为百无聊赖、胖得发愁的几万上等人服务,而是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为这些国家的精华、国家的力量、国家的未来服务。为了保证主义文艺的健康发展,必须坚持党对文艺事业的正确领导,同时又要充分注意掌握文艺的特点和规律。因为在这个事业中,必须保证有个人创造性和个人爱好的更为广阔的天地,有思想和幻想、形式和内容的更为广阔的天地。列宁指出,艺术家只有摆脱对钱袋的依赖和资产阶级思想的束缚,自觉地运用文艺武器为人民群众服务、为主义服务,才能获得真正的创作自由。列宁强调指出,艺术属于人民,主义文艺必须为广大劳动人民所了解和爱好,必须能够反映他们的思想、感情和愿望,把他们团结起来并使他们提高,同时必须唤醒群众中的艺术家,使他们的创造才能得到发挥。

列宁把阶级分析的方法运用于民族文化领域,论述了人类文化艺术发展中的继承和革新问题。他指出,在阶级对立的社会里,不存在所谓统一的民族文化。在每个民族的文化中,都有一些哪怕是还不发达的 主义和主义的文化成分,同时也都有占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的文化。列宁既批判了对民族文化不加分析,全盘接受的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观点,也批判了无产阶级文化派否定继承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文化虚无主义观点。列宁强调指出,只有确切地了解人类全部发展过程所创造的文化,只有对这些文化加以改造,才能建设无产阶级的文化。人类文化艺术的发展是一个在批判地继承以往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的历史过程,是人类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创造和丰富社会精神文明和审美文化的过程。因此,即使美是旧的,也必须保留它,拿它作为一个榜样,作为一个起点。在新的社会制度下,随着主义新人的成长,以 主义思想为核心的新的审美文化正在逐步形成,在人民群众改造主客观世界的革命实践的基础上,将成长起一种按照内容而规定其形式的、真正新兴的、伟大的艺术,一种 主义的艺术。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志鸿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列宁美学思想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志鸿;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81951.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