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石刻文字

[拼音]:shike wenzi

初期书籍形式之一。在石头上刻字是世界上许多民族都使用的记载方法。《墨子·鲁问》中说“书之于竹帛,镂之于金石”,证明石头在春秋战国时代,和青铜器一样,都曾经做过文字载体。早期石刻文学流传下来的很少,山西侯马晋国遗址出土写刻于石片、玉片的“侯马盟书”,陕西出土的刻有 600多字四言长诗的10个石鼓,是春秋战国时期石刻文字的遗存。

早期的石刻文字,最多是某种事件的简单记录,尚不具备正规书籍的涵义与概念,故历来的书史研究者都把它们称为我国初期形式的书籍。但自东汉雕刻“熹平石经”以来,魏有“正始石经”,唐有“开成石经”,五代有“蜀石经”,直到清代,还刻有“十三经”石碑。这些刻在石头上的儒家经典,则是地地道道的石头书。其他如房山石经,是释家的石头书。故我国的石刻文字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石刻资料,一类则是石刻的书。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瀚钰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石刻文字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瀚钰;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81949.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