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uilafeimoweiqi
[外文]:Александр Серафимович Серафимович(1863~1949)
苏联俄罗斯作家。原姓波波夫,1863年1月7日生于顿河州下库尔莫雅尔斯克镇一哥萨克军人家庭。在彼得堡大学数理系学 时,曾参加进步学生运动;1887年同列宁的哥哥相识,因起草反对沙皇的宣言被开除学籍,并遭逮捕和流放。1890年刑满获释,在顿河地区从事新闻工作。1902年迁居莫斯科,同年与高尔基相识,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绥拉菲莫维奇在流放期间开始文学创作活动,1901年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出版。早期作品如短篇小说《在冰块上》、《扳道工》和《冰雪荒漠》等,用简朴生动的语言,反映北方劳苦大众的生活,题材新颖,引起文坛注意。1902年,在莫斯科参加“星期三”文学社,不久成了高尔基主持的“知识”丛刊的经常撰稿人。1905年革命时,写了《送葬曲》、《街上的遗体》、《 》等许多特写和短篇小说,及时反映了革命工人的英勇斗争和普通劳动者的觉醒,控诉沙皇 对人民群众的血腥 。在革命失败后的反动年代里,他创作了长篇小说《草原上的城市》(1912)和中篇小说《耗子王国》(1912)等。前者描写偏僻荒原上一个城市的诞生和发展,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反映革命前俄国资本发展导致阶级矛盾激化的过程,提示资产阶级的贪婪、残暴及其灭亡的必然性,批判一部分知识分子的背叛和堕落,同时表现了工人阶级队伍的成长和壮大。后者以20世纪初俄国外省城市生活为背景,描绘了被压迫者的凄惨境遇、小市民的狭隘自私和沙皇警察统治的凶恶,同时指出“生活的火光”就在前面。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任《俄国公使报》记者,对帝国主义国家的沙文主义狂热以及它们对人民的大 进行猛烈抨击。
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绥拉菲莫维奇坚定地站到无产阶级一边。1918年加入 党。国内战争期间,一直担任《真理报》和《消息报》记者,通过实地采访,写了大量的通讯、特写和短篇小说,歌颂工农红军的英雄主义,揭露反革命白军的凶恶残暴。1920年他的儿子在前线遭白军杀害,列宁曾写信慰问。
20和30年代,绥拉菲莫维奇曾先后主持莫斯科市苏维埃的宣传鼓动部和苏联人民教育部的文学处,领导过《创作》和《十月》等大型文学杂志的编辑工作。在创作方面,先后发表长篇小说《铁流》(1924)、《集体农庄的土地》(1933~1938)以及短篇小说《加尔卡》(1928)等。其中《铁流》描写国内战争时期一支散乱的旧哥萨克部队突破敌人重围,历尽艰险,终于找到红军主力。这部长篇以浪漫主义笔触和诗一般的语言,表现了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一个铁一般坚强的革命集体的形成过程,被公认为早期苏联主义文学的优秀作品之一。1943年他获得斯大林奖金。
绥拉菲莫维奇于1949年1月19日在莫斯科逝世。他是我国读者最喜爱的苏联作家之一。他的名著《铁流》早在1931年就由曹靖华译成中文出版,鲁迅在译本的序言中曾称赞它是“鲜艳的铁一般的鲜花”。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任汐航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绥拉菲莫维奇,А.С.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任汐航;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81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