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过程哲学

[拼音]:guocheng zhexue

[外文]:process philosophy

一种主张世界即是过程,要求以机体概念取代物质概念的唯心主义哲学学说。又称活动过程哲学或有机体哲学。过程哲学主要研讨 5个概念:变化、持续、永恒客体、机体、价值和混合。它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美学、伦理学和宗教学等领域,并由此构成对宇宙的总看法,因而它又被称为宇宙形而上学或哲学的宇宙论。

过程哲学的创始人是英国数学家、逻辑学家A.N.怀特海,其后的主要代表是C.哈特肖恩。怀特海把宇宙的事物分为“事件”的世界和“永恒客体”的世界。事件世界中的一切都处于变化的过程之中,各种事件的综合统一体构成机体,从原子到星云、从社会到人都是处于不同等级的机体。机体有自己的个性、结构、自我创造能力,机体的根本特征是活动,活动表现为过程。过程就是机体各个因子之间有内在联系的、持续的创造活动,它表现一机体可以转化为另一机体,因而整个世界就表现为一种活动的过程。在过程的背后并不存在不变的物质实体,其唯一的持续性就是活动的结构。而这种结构是进化的,所以自然界是活生生的、有生机的。怀特海认为,自然和生命的分开是不能被理解的,只有两者的融合才构成真正的实在,亦即构成宇宙。所谓“永恒客体”,在怀特海那里只是作为抽象的可能性而存在,并非人们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它能否转变为现实,要受到实际存在客体的限制,并最终受上帝的限制。他认为,事件世界正是上帝从许多处于潜在可能状态的世界中挑选出来的,因此上帝是现实世界的泉源,是具体实在的基础。

哈特肖恩继承和发展了怀特海的观点,而且表现出更加浓厚的宗教唯心主义色彩。他强调“连续性”这个概念,认为万物都是有感觉的,有心灵的。一个机体的感觉由组成机体的各种细胞的感觉所组成,而细胞的感觉又由更简单的物理实体(原子、电子、质子等)的感觉所组成,于是从机体内的较低级的感觉逐渐走向高级的感觉,形成一个感觉的连续统,即感觉之流。哈特肖恩在这种泛心论的基础上,认为上帝是有意识的,是无所不知的,万物都包摄于上帝之中。

20世纪60年代以来,过程哲学在美国有些影响,它与 教有密切联系,同时又力图以系统论等新学科的成就来为过程哲学作论证。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建木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过程哲学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建木;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81532.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