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那烂陀佛寺遗址

[拼音]:Nalantuo Fosi yizhi

[外文]:Buddhist Temples at Nalanda

印度大乘佛教佛寺遗址。位于比哈尔邦巴特那东南约61 公里处。始建于笈多王朝鸠摩罗笈多一世(415~455)时,以后历代扩建增修,至7世纪达于全盛。我国唐代高僧玄奘访印,曾在此进行佛学研究,与印度学者接触密切,因此这里是中印古代文化交流的纪念地。12世纪后,佛寺逐渐荒废。1861~1862年,经英国考古学家A.坎宁安(1814~1893)发现,1871年由A.M.布罗德利、1916~1937年由D.R.斯普纳进行发掘,在方圆近3公里的废墟上发掘出4座佛殿、10座僧院和1座印度教殿堂遗迹,还有铜、石的佛像、浮雕等。原址现建有那烂陀博物馆。

据玄奘所记,那烂陀寺院是当时的佛学研究中心,规模宏大,有僧徒数千,加上客僧则常有万人。除供广大僧众学 、居住的僧院建筑外,还有许多精舍、窣堵婆佛塔,他提到有一大精舍“高三百余尺”。发掘所见的寺院建筑以僧院为主,僧院依次排列,形式简单一致,都是在方形庭院四周布置众多小间。在遗址东北角的佛殿遗迹旁边,有一座较完整的高约13米的石塔,属9~10世纪间的作品,较明显地反映了中世纪印度佛塔的特色,各层方形台基遍布神龛,内塑佛像,台基上建窣堵婆式圆塔。这种分层立龛的形制与菩提伽耶佛教遗迹中的塔基近似,对中世纪的尼泊尔和东南亚各国的佛塔建筑有较大影响。那烂陀现存佛像多为笈多王朝后期和 9~11世纪间的作品,佛像雕刻在笈多时期的古典风格上又有发展。上述石塔神龛中的佛像,多取说法坐像姿式,其原型即鹿野苑笈多王朝时期著名的《最初说法佛像浮雕》(见鹿野苑佛寺遗址),但人体刻画已显较多程式化倾向。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光远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那烂陀佛寺遗址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光远;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81448.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