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保加利亚危机

[拼音]:Baojialiya Weiji

[外文]:Bulgarian crisis

因保加利亚统一问题和欧洲列强争夺在保加利亚的势力范围而引起的一场巴尔干政局的危机。1878年柏林会议(1878)后,巴尔干政局仍以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和俄、奥对立为主要特点。1885年9月东鲁美利亚起义,驱逐土耳其行政长官,宣布合并于保加利亚。保加利亚大公亚历山大(1879~1886在位)批准了东鲁美利亚的请求。保加利亚公国国内亲俄与反俄势力一直进行着斗争。东鲁美利亚起义由反俄势力领导,因而俄国一反过去赞成该地区与保加利亚合并的主张,谴责亚历山大大公撕毁柏林条约。同时,东鲁美利亚的事态有向保加利亚人占人口半数以上的马其顿蔓延之势,这又引起奥匈帝国和塞尔维亚的惊恐。1885年10月,各有关国家在君士坦丁堡举行大使级会议。德、奥、法、意支持俄国的方案,即由土耳其收复东鲁美利亚,修改该地境内的法律。英国反对,提出由土耳其苏丹任命保加利亚大公为东鲁美利亚行政长官,并使保加利亚保持事实上的统一。斯时,塞尔维亚在奥匈的支持下,借口维持巴尔干的均势,向保加利亚索取补偿。1885年11月14日,塞向保宣战,侵入保境。保军反击获胜,追逐塞军,直逼塞京。11月28日,奥匈帝国以奥军参战援塞,威胁保无条件撤出塞境。保被迫接受以恢复战前状态为基础的议和条件。其后,在英国策动下,土耳其与保大公亚历山大谈判达成协议:双方同意采取英国的建议,由保大公兼任东鲁美利亚的土耳其行政长官。沙皇虽然不得不同意土、保协定,但对亚历山大大公余恨未消。1886年8月21日,依靠俄国支持的一部分保加利亚军官废黜了亚历山大大公。此举引起保举国不满。部分军政界人士发动反 叛变,敦促亚历山大大公复位。沙皇 反对,扬言要占领保加利亚。9月7日,亚历山大大公被迫弃位出走。1887年7月7日,保议会选出亲奥、德的萨克森-科堡-戈塔的斐迪南(1887~1908在位)为大公,保加利亚危机平息。

俄国在这场国际冲突中遭到失败,丧失了1877~1878年俄土战争后在保加利亚取得的政治优势。奥、德势力在保加利亚站稳了脚跟。整个危机期间,德国表面上持调和立场,但暗中支持奥匈,加深了俄国与奥、德之间的矛盾,促使俄国转而同法国接近。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丁怡涵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保加利亚危机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丁怡涵;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81266.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