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昭陵石刻

[拼音]:Zhaoling shike

[外文]:stone sculptures in Zhaoling Tomb

我国唐太宗李世民陵墓的石刻。位于今陕西省礼泉县城东北22.5公里的九嵕山。贞观十一年(637) 李世民下《九嵕山卜陵诏》。正式营建昭陵,贞观二十三年李世民崩葬昭陵,陵墓基本建成,历时13年。现在,建筑已经崩坍,仅存基址和个别构件,而遗留下来的石刻只有昭陵六骏、诸蕃君长石像像座7件和石立狮1对。

贞观十一年,李世民命令把他骑乘过的6匹战马刻在昭陵以纪功。由阎立本画图起样,良匠用6块石板刻成高浮雕,每块高约2.5米,宽3米,厚0.33米,浮雕的厚度约10厘米。李世民亲为六骏作赞,欧阳询书刻于石,陈列在玄武门内东西庑。

昭陵六骏是飒露紫、拳毛、白蹄乌、特勒骠、青骓、什伐赤。飒露紫、拳毛于1914年被凿成碎块盗运出国,现存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其余 4骏1917年也被打碎,在盗运时被截获,现藏陕西省博物馆。

昭陵六骏继承秦汉以来雕刻重神采气势的优良传统,又运用写实手法丰富了它的纪念性和历史感。

浮雕真实而精练地表现了隋唐之际重型骑乘马的形神特征:眼大眸明,头长腰短,筋粗骨细,腕促蹄高,既有悍威、速度、耐力兼备的体魄,又有冲锋陷阵、勇往直前的品质。但是在艺术表现上,又互不雷同。动作有飞奔、伫立、欲行3种。同是飞奔,白蹄乌、什伐赤、青骓又表现为疾驰、腾跃的不同。同是抬蹄欲行,特勒骠机警,拳毛沉稳。飒露紫是惟一有人物有情节的一件。内容表现武德四年(621)东征洛阳, 李世民在与王世充交战中,飒露紫中箭负伤,随行大将丘行恭把自己的战马让给李世民的故事。浮雕选择了拔箭的情节,但不停止在情节性的表述,而是着意刻画飒露紫中箭不惊的神态。不论是忍痛拔箭的飒露紫,中箭犹自从容的拳毛,还是带箭飞驰的青骓、什伐赤、白蹄乌和特勒骠都把人带到剑戟交鸣、矢如飞蝗的古战场,形象地歌颂李世民在征服群雄的 6年战争中的功业。浮雕对体积与运动、空间与平面等关系的处理,十分概括、简洁、洗练而空灵。

唐高宗李治为颂扬他父亲的徽烈,于永徽元年(650),由阎立德、阎立本绘图,雕刻臣服于唐太宗的诸蕃君长14人的圆雕石像,立于玄武门内东西庑殿之前,并刻名于像座。现只存7个隶书题名刻石的像座和石像残块。

原在昭陵陵园南沿的石寨村和吴村之间,有高约2米石立狮1对(附驯狮人立像,已残)也很雄健有势,现移藏陕西省博物馆。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翰学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昭陵石刻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翰学;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81181.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