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基本建设投资规模

[拼音]:jiben jianshe touzi guimo

[外文]:scale of investment in capital construction

主义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投入基本建设的资金总额。是反映基本建设速度和工作量的一个综合性经济指标。在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基本建设投资规模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有计划按比例地逐步扩大和增长,并按照国家的统一计划进行合理的控制和调节,经常保持宏观投资规模计划决策的科学性,是主义国家管理经济建设的基本职能之一。

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要求基本建设保持相当的投资规模和增长速度。1949年我国建立以来,进行了大规模的基本建设投资,建成了大量的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的固定资产,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劳动者的技术装备程度和劳动生产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通过基本建设投资,也为社会生产的巨大发展和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

基本建设投资规模的大小必须和国家的财力物力相适应。投资规模过小,会影响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速度;投资规模过大,会给当前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的后果。在我国,1953~1957年第一个 时期和1963~1965年经济调整时期,投资规模和积累率比较适当,宏观投资效益较好,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分别为10.9%和15.7%,国民收入平均每年增长分别为8.9%和14.7%。1958~1962年第二个 时期,投资规模过大,而且大起大落,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仅增长0.6%,而国民收入平均每年反而下降3.1%,从而不得不进行经济调整,大幅度压缩基建投资规模,使之重新恢复到与国力相适应的水平上。1970年以后投资规模又一度膨胀,1978年积累率高达36.5%,国民经济比例关系再度失调,不得不再次进行经济调整。

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基本建设投资规模的原则是:

(1)宏观投资规模的计划决策,一定要坚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讲求实效的方针,正确处理建设与生产、生活的关系,坚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和“先生产、后基建”的原则。

(2)宏观计划决策必须坚持必要的集中统一,把长、中、短期计划结合起来,以中期投资计划规模为主。

(3)坚持综合平衡制度,把基本建设投资规模建立在国家财政收支、信贷收支、外汇收支和主要物资供需平衡的基础上,不搞赤字建设;把投资规模的价值形态平衡和实物形态平衡密切结合起来,并留有余地。为了实现这些原则,主要采取下列措施:

(1)保持合理的积累率,并保持国民收入、国家财政收入和基本建设投资三者合理的比例关系。

(2)严格控制基本建设投资来源。用于基本建设的资金都必须纳入国家统一计划,由国家银行进行管理和监督。

(3)建设项目决策,必须认真进行可行性研究,按照审批程序办事。

(4)以提高投资效益为中心进行体制改革,实行基本建设计划管理责任制,不断加强和完善基本建设资金管理制度。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承福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基本建设投资规模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承福;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81097.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