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斯拉维伊科夫,П.П.

[拼音]:Silaweiyikefu

[外文]:Пенчо Петков Славейков (1866~1912)

保加利亚诗人、文学批评家、政论家。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其父佩特科·斯拉维伊科夫是著名诗人和民族解放运动活动家。他在中学时期就开始写作。1892至1898年曾在莱比锡攻读哲学和文学,受到尼采等人的哲学思想的影响。回国后曾任国立图书馆馆长和剧院经理等职。因在作品中猛烈抨击君主制度,遭到当局的歧视,晚年被迫侨居国外,死于意大利。

斯拉维伊科夫曾宣扬“纯艺术”理论,他在《艺术家的灵魂》(1899)等论文和《赞美超人之死》等诗中,否定艺术同生活的联系,反对描写社会题材。但是严酷的现实生活给他的思想和创作以很大影响,他的大部分作品反映了他所处的时代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人民悲惨的命运,抨击了资产阶级君主制度。《叙事诗集》(2卷,1896~1898)具有揭露和批判倾向。在《祖国》(1893)一诗中,诗人称自己的祖国是充满泪水和苦难的国家。在《响彻云天》(1893)中,他指出人民苦难的根源在于贪官污吏的横行霸道。有些诗如《古怪的国家》(1897)、《真理之斧》(1910)等将揭露锋芒直接指向斐迪南国王。描写民族解放斗争题材的作品在他的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代表作长篇叙事诗《血之歌》(1912)描写了1876年四月起义的过程,歌颂了人民群众革命热情的高涨,塑造了许多英雄形象。他还写了不少优美的抒情诗,收在诗集《幸福梦》(1907)中,或描写纯洁的爱情和青春的欢乐,或表现内心的忧愁和静静的沉思。其中许多诗在民间广为传唱,如《趁着你还年轻》、《形影不离的人》(1895)、《勇敢的好汉》(1898)等。按照民歌风格写成的长诗《拉利查》(1893)和《波伊科》(1897)反映了宗法制农村的生活。此外,他还翻译了普希金、歌德、裴多菲等人的作品,并写了许多有关西欧文学和俄国文学的论文。他的诗作风格清新明丽,具有浓厚的民歌风味。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良才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斯拉维伊科夫,П.П.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良才;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80967.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