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经幢

[拼音]:jingchuang

我国古代宗教石刻的一种。创于初唐,盛行于唐宋时期,以后转衰,但到明清时仍有雕造。幢是梵名“驮缚若”的译名,原是一种丝帛制成的伞盖状物,顶装如意宝珠,下有长杆,于佛前建之。据《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佛告天帝,若将该经书写在幢上,则幢影映在人身上即可不为罪垢染污。因此佛教信徒多建幢以作功德。初唐时期,开始用石刻模拟丝帛的幢,现存较早的纪年石幢,是陕西富平的永昌元年(689)八月立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经幢一般可以分为幢座、幢身、幢顶3部分,都是分别雕刻,雕好后再累建成整体的。幢座多是覆莲状,下设须弥座。幢身呈柱状,多作八面体,上雕 或佛像等,有的幢身又分为若干段,上面的柱径小于下面的柱径,中间用大于柱身的宝盖相隔。盖上一般刻着模拟丝织品的垂幔、飘带、花绳等图案。幢顶一般刻成仿木构建筑的攒尖顶,顶端托有宝珠。幢体上所刻佛经,主要是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也有少数刻心经、楞严经等。有极少数刻道德经的是道教石幢。刻经所用文字一般是汉字,个别的有用少数民族文字的,如河北保定就有刻西夏文的明代石幢。石幢的雕刻细致,造型优美,是珍贵的古代石雕艺术品。

唐代的石幢

结构比较简单,一般幢身只有一段,最多两段。现存纪年最早的永昌元年八月幢,下半部已残断,仅存高1.36米的幢身。比较简单的幢,可以陕西陇县的开元十六年(728)幢为代表,幢高2.1米,幢座是方形石基上的宝装覆莲座。幢体为八边形,刻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下刻纪年等。幢顶也作八边形,每边刻一尖拱龛,龛内有一尊座佛。原来可能还有宝珠顶,但已遗失。比较复杂的幢,可以五台山佛光寺的大中十一年(857)及乾符四年(877)幢为代表,幢身分两段,下段长而粗,上段短而细,中间隔以雕垂幔、飘带的宝盖。顶部是上顶宝珠的攒尖顶。

宋代的石幢

结构比较复杂,造型优美,雕造技术已趋成熟。五代时出现了三段的形式,如苏州云岩寺显德五年(958)经幢。北宋时期这种三段幢身流行,造型日趋优美,其中保存完整的是河北赵县宝元元年(1038)造经幢。该幢高15米余。幢座底层为 6米见方扁平的须弥座,其上建八角形须弥座2层,共3层须弥座。其束腰部分,雕刻金刚力士、伎乐等。在须弥座上雕出宝山以上承幢身。幢身分为三段,中间隔以雕垂幔、飘带的宝盖,在盖上又加有一层仰莲以承托上段的幢身。在最上一段幢身上端又承托八角城及释迦游四门故事。幢顶也分作三段,最下一段上承屋檐,最上一段上承宝珠,但宝珠经近代重修,已不是原物。这座经幢采用多层形式,比例匀称,形象华丽,雕刻精美,是经幢雕刻高峰时期的典型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参考书目

阎文儒:石幢,《文物》1959年8期。

陈明达:石幢辩,《文物》1960年2期。

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陕西所见的唐代经幢,《文物》1959年8期。

参考文章

龙兴观道德经幢的简单介绍建筑与名胜

梵天寺经幢的简单介绍建筑与名胜

赵州陀罗尼经幢的简单介绍建筑与名胜

松江唐经幢的简单介绍建筑与名胜

天护陀罗尼经幢的简单介绍建筑与名胜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温圣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经幢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温圣;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80958.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