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山西北路梆子

[拼音]:shanxi beilu bangzi

戏曲剧种。山西省四大梆子剧种之一,因形成于山西北部而得名。旧称山西梆子上路调。流布于晋北、内蒙古及河北张家口、蔚县等地。形成时间待考。艺人相传:一说“生在蒲州,长在忻州”;一说所唱为“陕西梆子蒲州调”。早期唱念用“蒲白”,设科教戏讲究请蒲州师傅,也有蒲州艺人来北路搭班唱戏落户的,如十三旦、天明亮、二奴旦、孙潘安等,足见北路梆子与蒲州梆子的渊源关系。清咸丰以后,北路梆子迅速发展兴盛起来,出现了侯俊山(十三旦)、刘德荣(云遮月)、赵玉亭(金兰红)等著名演员。至 前夕,班社发展很快,名家迭出,仅崞县(今原平)即有班社30多个。后因战乱造成剧种衰落。1954年,在人民 关怀下得以恢复,老艺人贾桂林(小电灯)、董福(狮子黑)、高玉贵(九岁红)、安秉琪(亚八百)、王玉山(水上漂)等承前启后,培育学生,在山西、内蒙古重建了专业剧团。整理改编的传统戏有《王宝钏》、《金水桥》、《血手印》、《李三娘》、《访白袍》、《劈殿》等,并创作演出了部分现代戏。山西忻县地区剧团的《金水桥》已摄制成影片。

北路梆子的行当分三大门(须生、正旦、花脸)、三小门(小生、小旦、小丑)与杂扮。剧目以反映历史题材为主,反映民间生活的小戏较少。表演艺术以严格程式化与生活气息相结合、豪迈壮烈与细致入微相结合著称。例如,《祭桩》中王桂英亲赴刑场活祭未婚夫,《拜母探妻》中杨延辉叩拜老母撒娇和探妻对哭,《访白袍》中尉迟恭月夜寻踪的大段哑剧式表演等,都极有特色。

北路梆子的唱腔为板式变化体结构,是七声清乐音阶徵调式,板式有四股眼(慢板)、夹板(慢二性)、二性、三性(有板的流水)、流水(紧打慢唱)、箭板(散板)、滚白以及垛板、引子、起板、导板等。不少艺人在演唱中还创造了许多花腔(俗称“弯调”),为高亢激越的唱腔增添了感 彩,富有高原风味。曲牌调式多样,分别用唢呐、丝弦或笙管演奏,有的来自民歌俗曲,有的则是佛道音乐的移植。乐队分文武场,文场为“四大件”,板胡为主,二弦、三弦、四弦副之,唢呐、笙管由操丝弦者吹奏,武场由边鼓、手板、梆子、马锣、水镲、小锣、碰盅、铰子、狗娃子等组成。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瀚钰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山西北路梆子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瀚钰;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80724.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