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ogesen
[外文]:Henri Bergson (1859~1941)
法国哲学家、生命哲学和直觉主义的代表。1859年10月18日生于巴黎,父母都是犹太人。1878~1881年就学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1898年获文学博士学位,并在该校任教。1900~1921年任法兰西学院哲学教授。他于1914年当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1928年获192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1941年1月4日死于德军占领下的巴黎。他的主要哲学著作有:《论意识的直接材料》(1889)、《物质与记忆》(1896)、《笑的研究》(1900)、《形而上学导言》(1903)、《创造进化论》(1907)、《道德和宗教的两个来源》(1932)等。
柏格森的思想可以上溯到启蒙时期的思想家J.-J.卢梭和浪漫主义运动的反理性主义传统。他反对18、19世纪流行的各种哲学主张,其中包括I.康德的批判哲学、A.孔德的实证主义、G.W.F.黑格尔的历史哲学和H.斯宾塞的机械进化论。他的全部哲学都是攻击唯物主义和决定论的,带有强烈的反科学倾向。在认识方法上他贬低理智而推崇直觉,认为抽象的概念分析只能歪曲实在,唯有依靠本能的直觉才能体验世界的本质。
柏格森把时间区分为两种:一种是科学使用的由钟表度量的时间,也叫作“空间化的时间”;一种是通过直觉体验到的时间,也叫作“绵延”(duree)。在前一种时间中,各部分处于均匀、互相分离的状态;而绵延则象河水一样川流不息,各阶段互相渗透、交融,汇合成一个不可分的永远处于变化中的运动过程。他认为绵延是唯一的实在,而科学的时间只是抽象的幻觉。柏格森又提出,人的记忆也分为两种,即 惯记忆与真正记忆。 惯记忆全凭大脑功能,例如通过背诵来学 ;而真正记忆则是精神活动,它象滚雪球一样通过形象把过去的经验全部保存下来,并不依靠大脑。因此,他强调精神决不属于身体,身体不过是精神用来达到自身目的的工具。他还把生命同物质对立起来,攻击唯物主义和机械进化论。在他看来,进化并不只是生物适应外界环境的结果,支配进化的原动力是宇宙间的生命冲动,进化就是生命冲动不断克服感性物质、不断创造不可预见的新形式的过程。在进化过程中,生命和精神表现为上升的运动,物质表现为下降的运动。
柏格森在他的社会哲学中把道德、宗教和社会也分为两种类型。他认为,封闭的社会受静态的道德和宗教支配,只会遵守道德规范和信奉教条;开放的社会受动态的道德和宗教支配,向往英雄的崇高行为,重视圣者的神秘经验。这两种道德、宗教和社会的对立反映出决定论与自由、理智与直觉之间的斗争。
柏格森的哲学思想在20世纪初曾风行一时。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W.詹姆斯对他赞扬备至,英国哲学家A.N.怀特海的过程哲学受到他的重大影响。从20年代起他的影响逐渐衰退,尤其是现象学和存在主义的兴起使他的学说黯然失色,逻辑实证主义和语言哲学也与他的这种思想互不相容。然而,他所主张的反决定论的自由意志说直接影响了后来法国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J.-P.萨特的自由选择理论。柏格森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哲学的范围,文学家当中接受他的思想的有英国戏剧家G.B.萧伯纳(1856~1950)和法国小说家M.普鲁斯特(1871~1922)等人。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任瑾宣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柏格森,H.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任瑾宣;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80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