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吴永刚(1907~1982)

[拼音]:Wu Yonggang

我国电影导演。1907年11月1日生于江苏吴县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82年12月18日逝世。19岁,进上海百合影片公司当美工练 生,并学做服装、道具、化妆、场记。史东山是他在电影编导方面的启蒙老师,1934年,在联华影业公司编导贞洁作《神女》(见彩图),当时电影评论家认为,这是“1934年下半期我国影坛的较大的收获”。他对影片中人物和场景都作了精心设计和安排。镜头处理力求有所创新,不落俗套。由于他学过美术,运用素描方法刻画人物,朴素地描写下层女人的悲惨命运。1936年,在新华影业公司编导《壮志凌云》,这是一部在当时被称为“充满刚毅勇敢和血腥气味的一部纯粹的国防影片”。在 爆发后上海的4年“孤岛”时期,吴永刚先后拍摄了《胭脂泪》(1938)、《离恨天》(1938)、《我国白雪公主》(1940)、《铁窗红泪》(1941)、《摩登地狱》(1941)等多部影片。从 胜利到我国成立前,他拍摄了《迎春曲》(1947)、《舐犊情深》(1948)等影片。

1950年,导演了我国成立后第一部描写农村土改的影片《辽远的乡村》。1952年,到新疆哈萨克地区生活了两年,拍摄我国首次使用民族演员和语言(放映时译成汉语)的故事片《哈森与加米拉》。此后又导演了深受群众喜爱的影片《秋翁遇仙记》。1961年以后,拍摄了舞台艺术片《碧玉簪》(1962)和《尤三姐》(1963)。1980年,他不顾年老体弱,任影片《巴山夜雨》总导演,同导演吴贻弓以及全体演员密切合作,使这部影片在思想和艺术上都有所突破,获得1981年电影金鸡奖较佳故事片奖。从《神女》到《巴山夜雨》,吴永刚共拍摄26部故事片、5部舞台艺术片和3部舞台艺术纪录片。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瀚钰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吴永刚(1907~1982)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瀚钰;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80474.html

赞 ()

相关阅读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