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feigong
我国战国初期墨子的战争观。《墨子·非攻》上、中、下三篇阐述了这一观点。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造成天下大乱。墨子提出“非攻”的主张,反对王公大人赁借武力,攻伐“无罪之国”、侵城掠地、杀戮“万民”的行为。他认为这种战争是较大的“不义”。历史上流传的止楚攻宋的故事,是墨子“非攻”主张的具体实践。墨子并非无条件地反对一切战争,他讲“非攻”只是反对侵略战争,有些征伐战争,如“汤伐桀,武王伐纣”,他认为不是“攻”伐无罪,而是“诛”讨有罪。
墨子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虽不能科学地区分战争的正义与非正义性质,却能意识到“攻”与“诛”的区别,这里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但是,墨子只看到战争的破坏性一面,而看不到兼并战争对促进封建统一的作用,看不到战争与和平的依存和转化关系,这种战争观存在着明显的形而上学的片面性。
参考文章
《非攻》读后感3篇300、400、600字读后感作文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高轩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非攻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高轩;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80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