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Muni'ai
[外文]:Emmanuel Mounier (1905~1950)
法国哲学家、新闻工作者,人格主义的重要代表。1905年4月1日生于格勒诺布尔,1950年3月22日卒于巴黎。曾于格勒诺布尔大学和巴黎大学攻读哲学和文学。1928年获哲学中学教师学衔。1932年,创办《精神》杂志,并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法国南部继续出版《精神》杂志,曾被德军俘虏,越狱后加入法国地下抵抗运动。主要著作有:《查理·贝玑的思想》(1931)、《存在主义概论》(1946)、《论性格》(1948)、《人格主义》(1950)等。
穆尼埃是天主 。直觉主义者H.柏格森和新托马斯主义者J.马里旦,特别是法国诗人 C.贝玑(1873~1914)对他的人格主义思想的形成发生了重要影响。他幻想把 教与主义调和起来,并以其人格主义与资本社会相对立。一方面,他强调个人对于物质需要和集体结构的优先地位,强调尊重人格和提倡人格,宣称只有从人入手,进行人格化的教育才能解决欧洲的社会危机。同时又认为,人的人格必须依附于一个较高的人格──上帝,也就是说人要在内心与上帝交往。另一方面,他认为个人主义是资产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结构,但人的交往则是“最初的经验”,每个人只有在为别人存在的条件下才能存在。他还指出,人的超越性只有在创造活动中才能显示出来,这种超越不仅仅是存在主义者J.-P.萨特所说的自我选择行动的计划,而且是人的一种升华。他的这种既以上帝为核心,又强调人格之间互相交往、与社会活动保持密切关系的人格主义思想,对法国20世纪30年代的许多知识青年,特别是信奉天主教的知识青年具有相当的影响。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彭魄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穆尼埃,E.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彭魄;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80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