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工业社会学

[拼音]:gongye shehuixue

[外文]:industrial sociology

把工业作为社会系统的一部分来研究的一门社会学分支学科。

起源和发展

工业社会学的形成和发展与美国工程师F.W.泰勒的“科学管理”、社会学家G.E.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紧密联系在一起。泰勒在《计件工资制》(1895)和《工厂管理》(1903)等论文中,对如何提高工厂企业的生产效率提出了新的主张。1926年起,美国哈佛大学商业管理研究所的工业研究部,在梅奥的主持下进行了连续20多年的研究,提出了“人际关系理论”。他们对芝加哥的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人际关系方面的试验性研究,结果表明:工作小组是复杂的社会组织,是一个社会系统,它有一套严密的行为规范。非正式组织的因素在工人行动中起着重要作用,要使工人有良好的情绪,必须在工作小组内有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梅奥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工业社会中人的问题》(1939)、《工业文明中的社会问题》(1945)、《工业工人的失调》、《工业中的团体压力》等著作和论文中。1947年开始,美国社会学家H.G.布鲁默、W.E.穆尔等人,对以往的工业社会学进行了激烈的批判,认为工业社会学不应局限于研究企业内部的劳资关系,不能仅从人类学的角度和管理者的立场上研究。穆尔在他的《劳资关系与社会秩序》(1946)一书中,从“作为社会组织的工业”和“工业化社会学”两个方面作了论述,前者从组织形式对企业的权限责任、职务的分担、命令系统、人员的配置和晋升进行了研究;后者对职工的社会生活及与职工的角色结构的关系等作了研究。美国社会学家D.C.米勒和W.H.福姆的《工业社会学》(1951),对工业与领导、工业中的竞争与合作关系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工业社会学是研究个人如何适应工厂这个社会组织和工业组织的。J.诺克斯的《工业关系的社会学》一书,论述了工业内部的人际关系、工业与社区、工业与社会等问题。他认为,工业关系就是指个人和群体在企业内外的各种人际关系,具体理解为工人、监工和工会负责人在工厂的角色扮演中的相互作用、摩擦与冲突。现代美国工业社会学代表E.V.施奈德的《工业社会学──工业与社区的社会关系》(1957),采纳了T.帕森斯的结构功能分析理论,着重研究工业的社会结构、工会的社会结构、工业与社会等问题。

工业社会学在苏联的形成和发展分为两个阶段:

(1)从十月革命胜利到30年代中期,主要研究人在劳动组织中的作用、劳动力的结构及其发展趋势、企业的劳动组织和科学组织、青年和女人在生产中的地位、职工的休息等问题。

(2)从60年代初开始,主要研究科学技术革命对工业企业及职工的影响,如何提高工人的科学技术水平及选拔和配备企业干部;探索提高企业集体活动的效率和质量的途径;分析职工与干部的流动的原因,寻求相应的措施。1981年苏联召开了首次全国性工业社会学讨论会,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工业社会学研究的主要目的为较大限度地利用社会因素和社会管理杠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日本从 20世纪 50年代起,开展了工业社会学研究。主要内容有:工业发展对农民社会意识及农村社会结构的影响;工业发展与犯罪行为的关系;工厂内存在的特殊社会问题,如技术革新对传统的车间内人与人的关系的影响,技术革新对工人意识、工人组织的影响,以及工业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等。

我国早期的社会学工作者,在工业社会问题调查方面做了一些工作。1926年,陶孟和主持的社会调查所,对北京的手工业工人进行了调查;1927~1930年,先后对塘沽工人及上海工人家计、北平旧式手工艺工人生活费及北平工人生计、华北铁路工人和华北纺织工人工资待遇等问题作了调查。在这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陈达于1929年出版了《我国劳工问题》一书,这是我国城市劳工问题研究的第一本专著。1930年又出版了《上海工人生活程度的一个研究》、《塘沽工人调查》、《河北省及平津两市劳资争论的分析》、《我国劳工年鉴》等。1940年,史国衡对军需工厂工人生活状况进行了调查,写出了《昆厂劳工》一书。书中附录了田汝康著的《内地女工》,论述了当时女工进工厂的社会原因及她们对工业发展的作用。费孝通为《昆厂劳工》一书写了“书后”,介绍了该调查的预定研究方案和调查社区的选择,还分析了工作效率、社会分层、现代工业的病症等问题。

研究内容

工业社会学研究的内容比较广泛,主要从两个层次上进行研究:

(1)把工业看作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从宏观上研究工业与社会各方面的关系。如工业与人口,工业与家庭,工业与社区,工业与教育,工业与环境,工业与科技,工业发展与社会变迁,工业发展对人们生活质量、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影响等。

(2)把工业企业作为社会的细胞,从微观上研究工业企业内部的各种社会关系、社会行为、社会因素。如企业内部的人际关系,企业中的初级群体、非正式群体,企业内部职工与干部的积极性及他们对工作的满意程度,职工的企业意识、安全感与工作效率等。

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工业社会学与劳动社会学、工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企业管理学、工业经济学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劳动社会学研究的范围更广,除研究工业劳动外,还研究运输业劳动、商业及其他服务性劳动等。工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与工业社会学有密切关系,但前两学科只研究工业职工心理方面。企业管理学与工业经济学都以工业为研究对象,后者突出研究工业经济方面。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运鸿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工业社会学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运鸿;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80174.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