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hongguo shaoshu minzu minjian wenxue
[外文]:folk literature of Chinese minority nationalities
我国少数民族以本民族语言艺术地反映其社会生活,以口头创作、口头流传为特征的文学。
我国少数民族绝大多数分布在边疆地区。由于地理环境、文化传统、风俗 惯、心理素质各有特点,以及历史上社会制度的不同,因而他们的民间文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从各个角度反映了他们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经济、政治、思想、风土人情和民族关系,它是我国少数民族社会生活的缩影(见我国民族志)。其中不少优秀作品已成为全国人民甚至世界人民的共同精神财富。例如藏族的《格萨尔》、蒙古族的《江格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被称为我国三大英雄史诗。彝族叙事诗《阿诗玛》,傣族叙事诗《召树屯》和《娥并与桑洛》,纳西族长诗《创世纪》,哈萨克族长诗《考孜库尔帕与巴彦苏鲁》,壮族长诗《布伯》,苗族长诗《仰阿萨》,维 族的 《阿凡提的故事》, 白族民间故事《望夫云》等等,已译成汉文和外文,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有些长期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也很发达。其中一些重要作品,是该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人民智慧的结晶,代代相传,成为生活教科书。人们从中认识客观世界,吸取历史经验,学 本领,增长知识。这些作品就是储存于人民头脑中,通过口头流传的活文献。
我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体裁多种多样,主要有神话、传说、故事、民歌、 叙事诗、长篇史诗、 寓言、戏剧、曲艺、诵词、 风 歌、 谚语等。即使同一体裁,在不同民族中又各有自己的特色及独有的表现形式。如民歌, 、撒拉族、东乡族有“花儿与少年”,壮族有“排歌”,瑶族有“香哩歌”,藏族有“谐”和“鲁”,侗族有“大歌”等。
纵观历史,我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多在部分地区、部分群众中口头相传。我国成立后,经过调查、记录、翻译、整理和出版,其中许多文学珍品首次公诸于世。各少数民族地区也相继出版了民间文学专集和一些单行本。
我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思想内容相当广泛,主要有:
(1)反映天地的形成和人类的起源。这部分内容以神话和史诗形式表现的居多,远古时代人们为了自身的生存,力图认识自然现象,通过奇妙的幻想,把自然力人格化,给予种种天真的解释。如纳西族、白族的《创世纪》,苗族的 《苗族古歌》,彝族的 《阿细的先基》、《梅葛》等,都属于这类作品,它们体现了远古人类的探索精神。
(2)赞颂生产劳动。各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中都有丰富的关于生产劳动的作品,如布依族的《春播秋收歌》、《养蚕歌》,苗族的《季节歌》,独龙族的《打猎歌》,藏族的“耕田曲”等。锡伯族的《猎人之歌》,将猎人骑着骏马奔向猎场,然后带着猎物踏着夕阳归来的英姿和喜悦,描述得维妙维肖。
(3)反对压迫奴役,争取自由光明。不少民间文学作品反映出劳动人民对剥削者的讥讽、控诉和对奴役生活的诅咒。在作品中塑造善于斗争的英雄人物,是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如蒙古族的巴拉根仓和沙洛德尔,藏族的阿古登巴和聂局桑布,维 族的阿凡提,苗族的反江山,彝族的罗牧阿智,壮族的公颇、佬巧和老登,布依族的甲金,哈萨克族的和加纳斯尔,侗族的甫贵,佤族的岩江片和达太,瑶族的卜合,纳西族的阿一旦等。除了这些英雄人物故事外,在民间文学中还有大量爱情婚姻故事,反映青年反抗旧势力的可贵叛逆性格。
(4)总结经验和讲述哲理。这类文学作品多以动物故事的形式出现,把动物人格化,用以体现人们的思想和观点。这类作品短小精悍,语言精炼,寓意深刻,发人深思。
(5)歌颂主义新时代。我国成立后,各少数民族创作了数量可观的新民歌、新曲艺、新故事。这些作品在创作的目的性和表现技巧的鲜明性上较前有了明显进展,使少数民族民间文学面目一新。
许多名著几乎都汲取了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养料。例如六世 仓央嘉措的诗歌,在内容、 语言、 形式、风格各方面,都与藏族谐体民歌一脉相承;壮族作家韦其麟的长诗《玫瑰花的故事》和《百鸟衣》,源于民间故事;蒙古族作家敖德斯尔的蒙古文歌剧《达那巴拉》,系以蒙古族民歌为素材写成的。这说明,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是作家创作的重要源泉之一。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奇文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我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奇文;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80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