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苏中反清乡斗争

[拼音]:Suzhong Fan Qingxiang Douzheng

[外文]:Counter-Campaign against “Cleaning Up in Countryside” in Central Jiangsu

时期,苏中抗日 根据地军民,在江苏省南通地区粉碎日伪军“清乡”的斗争。苏中根据地,威逼南京、上海,战略地位重要。日本侵略者和伪 为稳定其统治基地,摧毁抗日力量,掠夺人力、物力、财力,在1941~1942年对苏南根据地进行“清乡”后,又于1943年春把“清乡”扩展到苏中根据地。由于兵力不足,第 1期“清乡”重点置于南通、如皋、海门和启东等县(属苏中第 4军分区)。日军从苏南抽调有“清乡”经验的第60师团 4个大队和部分宪兵共3000余人,加上在苏中地区的伪军和其他“清乡”人员,总兵力共1.5 万余人。其“清乡”计划是:第1步“军事清乡”2个月,第2步“政治清乡”4个月。

苏中根据地的党、政、军各级领导机关,在 中央华中局、新四军军部领导下,针对日伪“清乡”的性质和特点,参照苏南军民反“清乡”斗争的经验,在军事、政治、思想、组织和群众发动方面均作了充分准备,周密部署,并确定以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为主,结合其他斗争手段,灵活运用策略,长期坚持斗争。

反“军事清乡”

1943年4月1日,日伪军开始“军事清乡”。他们在大规模谣言攻势后,突然以优势兵力实行军事“清剿”,在根据地的中心区大量增设据点,日夜出动兵力,在狭小地区内进行梳篦式反复合击。伪“清乡”人员挨户搜索,捕杀 党员、干部和民兵。与此同时,在“清乡”区边缘,修筑以竹篱笆为主的封锁线:一端从南通以西的天生港向北,经丁堰、马塘、掘港、南坎等地,直到启东县海边;另一端从天生港向东,沿长江直至启东海边,再向北至吕四镇,总长约200公里。日伪军沿封锁线筑碉堡,设瞭望哨及检问所,派兵把守。

针对日伪军事“清剿”的特点,坚持在“清乡”区内的苏中 大部主力,在日伪“清乡”前夕,有计划地分散,机智地避敌锋芒,插到日伪军的后方和交通线进行袭扰,攻进南通西北唐家闸,袭击启东西北聚星镇,平毁如皋以东古坝等据点,多次伏击日伪军及“清乡”人员。在根据地中心区,由地方武装坚持游击战,与敌周旋;还专门组织精悍的短枪队,潜入据点,甚至潜入“清乡公署”所在地的南通城里,袭击“清乡”机关,捕杀“清乡” 人员。 抗日 颁发了《反清乡紧急治罪条例》,支持群众起来锄奸。 苏中区委发出号召,实行党员、干部军事化,以党员、民兵为骨干的锄奸组、狙击组,迅速组织起来。在封锁线上,由民兵带领群众破拆竹篱。先后参加反封锁斗争的群众,累计达数十万人次。日伪苦心经营的封锁线,基本上未起作用。为了积极配合第 4军分区的反“清乡”斗争,苏中 主力和地方武装有计划地发动攻势,先后在东台、兴化等县境内攻克日伪军据点10余处。经过两个月的英勇斗争,挫败了日伪的“军事清乡”计划,取得了反“清乡”斗争的初步胜利。

反“政治清乡”

同年6月,日伪军开始“政治清乡”,主要是通过编查保甲,委派伪乡长、保长,建立伪 ,企图达到全面控制的目的。其计划是:“6月强化启东,7月强化海门,8月强化南通,9月强化如皋”。在开展反“政治清乡”过程中,广大民兵异常活跃,有的击毙日军小队长、伪警察局长,有的活捉伪区长,使日伪人员心惊胆寒。与此同时,针对伪“清乡”人员的失败情绪,开展宣传攻势,通过各种渠道,发警告信、劝告信,散发 数十万份,对瓦解伪军和“清乡”人员起了积极作用。日伪和平编查保甲的阴谋失败后,又改为武装编查保甲。在1个乡1个镇的范围内,挨家挨户强行编查保甲,残酷地进行烧杀。在海门县中部的 2个乡,增设13个据点,在南通东北的十总店,一次就杀害各地被捕群众50余人。

当日伪在启东、海门强化“清乡”时,在南通、如皋地区分散坚持斗争的苏中 主力和地方武装发动攻势,在封锁线上开展大规模破袭战,迫使在启东、海门强化“清乡”的日伪军仓皇调回南通地区。这时,在启东、海门坚持斗争的抗日武装,又积极发动群众摧毁新拼凑的伪 组织, 特务、 ,使日伪顾此失彼,疲于奔命。

反“延期清乡”

日伪“政治清乡”失败后,又进行“延期清乡”。日伪军和特务、宪兵组成“突击组”,以乡为范围进行“清乡”,实行毁灭性的烧光、杀光、抢光政策;还大肆抓捕壮丁,启东县有的乡一次被抓走的就数以千计。随着斗争的深入发展,第 4军分区在坚持 的前提下,在遭受严重摧残的地区适时改变斗争策略,组织群众进行合法和隐蔽相结合的斗争,以麻痹敌人。对遭日伪杀害的群众亲属,给予救济抚恤,或发动群众互救。在“清乡”区内坚持斗争的武装,积极向边缘区和日伪统治区挺进,调动敌人。经过艰苦斗争,苏中军民终于粉碎了日伪的“延期清乡”,取得了反“清乡”斗争的胜利。苏中军民在反“清乡”斗争中,仅头9个月就毙伤日伪军和 “清乡”人员共2400余名,争取伪军、伪组织人员投诚反正的有1700余名。在反封锁斗争中,破竹篱笆累计达300余公里,拆除碉堡200余座,摧毁据点49处。抗日军民在极其艰苦的斗争中,承受了重大牺牲,部队干部、战士伤亡 300余名,地方干部牺牲、被捕200余名,抗日群众被杀害千余人,被抓6万余人;粮食被抢2000万斤,房屋被烧5000余间,其他损失无法统计。

1944年,日伪叫嚣对苏中根据地实行“第2期清乡”。但由于整个反 战争发展顺利,解放区战场的日伪军已陷入被动,苏北、淮北接连发起攻势作战,收复了大片国土。在此胜利形势的鼓舞下,苏中军民于5~6月在“清乡”区的外围及内线,发动历时20余天的攻势,攻克日伪军封锁线上的重镇南坎等据点多处;“清乡”区内的人民群众,发动大规模的破击战,破公路,炸桥梁,毁据点。7~9月,苏中军民继续发动历时40余天的新攻势,基本恢复了日伪在“清乡”期间所侵占的地区,赢得了反“清乡”斗争的之后胜利。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思聪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苏中反清乡斗争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思聪;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79882.html

赞 ()

相关阅读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